【#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笔记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笔记
一、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
老师点评案例1的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 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 落下了,利用业余时间补,学生在校内跌伤了,老师小心呵护,及 时与家长联系。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 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 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 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 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 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 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 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 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一一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
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 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 思考使我明口: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 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 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 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 的一条无障碍通道。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 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二、 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 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 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
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 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 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 盖问题,才能真正全而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 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
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 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 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 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 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 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 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 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 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
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原来教育可 以如此轻松又愉悦!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 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一一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 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 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k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