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对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经验启示》,欢迎阅读!
![共青团,工作,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志愿者](/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8.jpg)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对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志愿者工
作的经验启示
我国的志愿者组织主要有两大组织构成。一是我们共青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二是以深圳市为代表的各地义工组织。这两个组织都以无偿、自愿服务为主要活动内容,在民间有较大的影响力。
其中,青年志愿者组织主要以服务共青团组织工作、“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为工作目标,主要是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政府和党团组织的重要帮手。经过十七年的发展,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已经比较系统,规范。活动涉及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抢险救灾、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从活动的开始到结束分别包括策划,论证,组织,培训,实行,反馈,表彰,后期追踪等系统的程序,因此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活动规范、全面,实效性突出,在社会中的口碑也相对权威。
可以说,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崭新而又高尚的事业,而不是一次活动、一件任务。志愿服务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或公益事业,我们要用更宽阔的胸怀、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来把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我们团内部测验中,几次考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最低的生存需求到最高的自我实现需求,有五个层级需求。志愿服务实际上是人性当中自我实现需求的一个很好的释放点。当志愿者的动力首先不是来自于外部的世界,而是来自于人性
当中内在的精神追求。这种个人需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们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善而不断提升的。志愿服务挖掘的是人性当中自我实现需求的一面,也是挖掘人性当中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所以志愿服务最根本的动力还是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强调它的志愿属性,而不是行政化的、行政命令式的。我们要把这种人性的东西释放出来,因势利导,那就需要有合适的引导载体,同时需要有承接空间。那么,志愿服务就是很好的引导载体,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就是有效的承接空间。社会深刻变革带来了社会管理方式、社会服务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需要给予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社会问题需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志愿服务便应运而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f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