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2023-03-01 06:4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欢迎阅读!
乌克兰,中国,危机,影响
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工程测量与监理1304班雷仙福

在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这堂课中,我认为我学到了关于国家的发展趋势存在着不同的威胁与竞争,在本堂课关于乌克兰的危机,也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与紧张感,以下是我在课后对乌克兰危机所查资料,同时分析了乌克兰的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就从来没有人认为乌克兰会衰退。乌克兰的人们相信乌克兰必然是欧洲的新星。乌克兰的信心源泉不仅是其独天得厚的自然资源,还在于其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除此种种令人羡慕的品种丰富、储量巨大自然资源之外,乌克兰还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乌克兰曾是原苏联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中心。而且乌克兰是原苏联科技文化教育中心。苏联的科技人才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而乌克兰的科技人才又占了苏联的四分之一。乌克兰的航空、航天、造船和新材料科学世界卓然,它的实用发明和专利也占了苏联的40%

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之一,就是经济自由化不一定能为人们带来巨额的财富,相反,它除了造就一批经济寡头之外,带给人们的或许是巨大的负担,这在乌克兰如此,这在苏联解体之后相当长时间段内的俄罗斯亦是如此。相对有中国而言,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不如乌克兰,乌克兰的工业体系、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仍有独特的一面,在其经济自由化之后,国家溃败如斯,这不得不引起足够的警示。我想,在中国,鼓吹经济自由化的声音极大,肢解国有企业的呼声从未中断,但乌克兰的事例足以警示中国。

乌克兰一共有130个少数民族。其中占主体的乌克兰族77.8%,俄罗斯族17.3%,其他少数民族约为4.9%。引发此次乌克兰危机的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族为58%,乌克兰族为35%,克里米亚的原居民鞑靼人为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固然俄罗斯族人在克里米亚是多数民族,但是占克里米亚总人口83.1%投票率,96.77%的选民赞同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赞同回归俄罗的比例远远超过了俄罗斯族在克里米亚人口技术的比例,这样的数据不免真实的反映了克里米亚人们对乌克兰的悲观情绪。有观点认为乌克兰普遍的腐败现象才使得克里米亚人们对乌克兰国家的离心离德,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仅完全符合事实,个人的观点这是文明认同的问题。


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之二。腐败不仅危害执政党的基础,腐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更会在国家危难时刻,使得人们离心离德,这在中国的晚清末期也是如此。同时,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之三。是大一统的文化历史基础是文明共识,这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同化,还在于文明的强势。比如此次克里米亚人们的选择就是在于乌兰文明的弱势和俄罗斯文明的强势,这是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征服。这对于象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国家而言,极有必要去建立中华文明共识的基础,在少数民族区域推行汉文化的普及,同时给予少数民族区域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分享。

乌克兰的政治运动极多,从亚努斯科维奇和季莫申科再向前,乌克兰的政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在政治动荡的情形下,贪腐几乎是普遍的行为,这或也是乌克兰经济下滑的原因,虽然自由化经济才是乌克兰经济溃败的主因。民主制度并未能给予乌克兰人们带来福音,相反成为了乌克兰人们的巨大负担,这从乌克兰的糟糕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到这个事实。同时,民主制度不仅仅是引发了乌克兰政治的动荡和糟糕的经济数据,还在于民主制度不是强化了乌克兰人们的国家认同感,相反则是弱化了人们对于乌克兰的认同,这值得中国的警惕与反思

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之四。即对于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巨型国家而言,中华文明共识并未完全的取得包罗港澳台和部分少数民族认同基础上,所谓的民主制度极为可能腐蚀中国的国家基体,毕竟在中国的部分崎岖也存在着的诉求声音。这不得不引起中国的警惕与反思。毕竟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公投行为,显然符合民族自决的民主程序。

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之五。核武器是保持大国地位不可动摇的战略支柱,是维护中国领土安全的战略长剑,虽然有少数的声音鼓吹中国应当

对于中国来说,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有很多方面,但无疑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制度模式,文明共识建设,国家认同问题以及核武政策无疑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方面。

工程测量与监理1304

雷仙福

2014122日星期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T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