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特殊儿童教育_全纳教育》,欢迎阅读!
浅谈全纳教育
徐哲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本科2班 20072713879
中国教育在文革10年动荡之后一直处于摸索改革的阶段,从最初的应试教育到近些年素质教育推行,无一不显示中国教育的进步,而当人们把眼光都放在素质教育的改革施行的时候,中国的特殊儿童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受到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甚至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在特殊儿童教育的方法改革中,全纳教育在我国的出现不得不说是一个长足的进步。
何为全纳教育?全纳教育的直接起源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民权运动,更早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时期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而教育界对全纳教育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在这里我选取了Bailey提出的定义来对全纳教育进行说明。全纳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它更关心的是特殊儿童的权利而非学校校长、教师、及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判断与建议。
由此可见全纳教育是一种崇尚人权,平等的教育,而这正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会人平等的对待世界万物,并有自由广阔的胸怀。
然而全纳教育施行至今却仍然引起了很多争议和讨论。其中关于全纳教育争论的焦点在于儿童应该如何全纳:应该以激进的方式完全容纳进普通教室,还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有选择的全纳。
完全全纳是指对特殊儿童进行全日制的普通教室安置。它是一种单一的安置形式,认为不应该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来安排他们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时间,而应该在普通教室里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普通教师应该在特殊教育专业人士的支持下承担教育特殊儿童的主要责任。完全全纳教育的支持者们主要有以下观点:
1、将特殊儿童抽出教育、对他们使用标签的做法是低效率的、不公平的。 2、所有的儿童都有学习和成功的能力,学校应为他们的成功提供足够的条
件。
3、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在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里平等地接
受教育。学校必须成为适应所有儿童多样学习需要的场所。
4、应该让特殊儿童在具有接纳、归属、社区感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5、在普通教室里 ,特殊儿童通过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教学、学生之间的
伙伴学习、以及提供的各种相关服务而获益。
可见,在完全全纳教育者的眼里,全纳教育是不需经过任何经验或研究来证明的,它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伦理上的追求。
而部分全纳则持有另外的观点。
部分全纳即让特殊儿童部分学习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它认为普通教室安置并不适合所有的特殊儿童。它支持等级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尤其是资源教室的存在,提供从最多(隔离的学校或机构)到最少(普通教室)限制的多种教育安置选择。
部分全纳教育支持者对完全全纳教育的批判集中于它的基本假设,即所有的儿童都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他们认为在普通教室里,能力强的儿童可能会因内容简单而厌倦,特殊儿
童又因赶不上教学的平均进度而焦虑;完全全纳教育者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太过重视,很容易将学业成绩作为次要的任务。部分全纳教育者因此认同等级制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作用,相信特殊儿童的安置选择应以儿童障碍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为基础。他们的这些基本观点与回归主流很相似。有的部分全纳教育者还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太理想化,如Low(1997)指出:对完全全纳的追求是一种幻觉,它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概念。Croll和Moses(2000)也认为“完全全纳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在道德上高高在上,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却缺乏保障”。
因此,多数的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过于极端、理想化,大多支持特殊儿童在必要时到资源教室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与服务。更多的情况则是观念上、原则上支持完全全纳教育的理想,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采取部分全纳即回归主流计划的做法。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回归主流、一体化、及全纳教育有着细微的差别,但实践中则没有什么不同,至少在目前阶段是如此。
对于全纳教育,我国教育学者一般都承认我国自 80 年代以来实行的随班就读是在西方一体化或回归主流的教育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的特色”。
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我国随班就读已经发展到由追求数量向质量转化的时期,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不仅应该努力将那些还没有进入学校的特殊儿童招收进来,而且要更加注意提高教育的质量,并注意吸取西方全纳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因为总体来说,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全纳教育发展的水平较高,但它们过分重视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及社会适应能力,对儿童学业的发展有所忽略,因而全纳教育在西方如美国在促进儿童学业进步方面并不能令人满意。我国随班就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总体上来说还处于较低水平,人力、资源、相关服务等都不足,出现了混读的现象。但从较成功的地区的经验来看,与西方恰恰相反,我们似乎太注意对特殊儿童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他们学习成绩的进步而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技能等各项潜能的发展有所忽视;我们的社会也存在着一些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这些都不利于特殊儿童平等地参与学校与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应该花更大力气宣传特殊儿童的权利、创设平等、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并因地制宜探索教学方法、使他们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全纳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