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促进小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欢迎阅读!
如何促进小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效的体育锻炼能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吃苦耐劳的意识,健全身心健康,能更好地适应各种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体育锻炼是指学生通过正确体育技能进行锻炼,从而提升体能,健全身心,最终拥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体育锻炼 有效性 身体素质 自我锻炼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度提升,教育部门也相继地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化策略。从每年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来看,学生的体质水平并没有得到多少提升,至于近视率仍是居高不下,甚至部分还略有上升的趋势。笔者认为,这和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否有效、有效性高不高存在很大关联。因此,如何促进小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就成了关键所在,下面就这个方面谈谈几点想法: 一、家校共识,铺好基础
1.家庭方面。过度地重视文化课,让许多家长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他们觉得体育课就是体力课。殊不知,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效的体育锻炼能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吃苦耐劳的意识,健全身心健康,能更好地适应各种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
2.学校方面。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教师,都应该从根本上足够地重视体育课,因为体育课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都说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体育课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强健体魄,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其他文化科目的学习。 二、充实队伍,提升师资
目前,我国体育教师队伍数量明显不足,师资力量更是令人担忧。体育理论知识、技能薄弱,相关体育教学经验匮乏,加上出去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常常出现“放羊式”的教学现象。这样的现象也慢慢会导致学生从根本上不重视体育课,在学习中也难以保持较高的积极性。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更多的体育教师,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三、激发兴趣,有效锻炼
体育老师必须要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掌握正确有效的体育技能,引导他们自发进行体育锻炼。1.情境教学。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容易受一些新鲜事物吸引。在教学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更愿意接受内容丰富、曲折的教学情境。2.榜样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体育老师应主动参与,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动作的要领,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也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抵触心理,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勇气和效果。3.媒体展示。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讲解体育技能,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技能的要领。4.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身体素质也是存在差异的,男生与女生之间又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体育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5.特色体育。在常规的体育锻炼项目之外,其实我们还可以引进一些简便又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锻炼的兴趣,还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这些运动无论是对场地还是参与者的要求都是较低的,容易上手,学生也更会乐于参与,这无疑大大地提升了体育锻炼的有效性。
四、更新设施,优化利用
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可以说几乎没有,如果有,那也是相当陈旧落后的,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至于学生活动的场地,就只有教学楼前那块,一下课就站满了学生的水泥地,一个班级上体育课都觉得难以开展活动。因此,在客观存在的一些条件的制约下,我们首先要争取经费更换陈旧的体育设施,然后补齐体育器材的种类,补足数量。 五、拓展延伸,自我锻炼
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有效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节假日去参加一些社会上开设的或组织的户外拓展训练、益智小运动,如“孤岛求生”、“珠行万里”、“穿越电网”等项目,形成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实现自我督促的良性循环。
总之,当学校和家长们都重视体育教学,更新硬件设施,体育老师注重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长期以往,那么学生的身体素质必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最终养成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邵建峰 小学体育应重视优化小学生体能训练[J].新课程导学,2017,(S1)。 [2]陈宁 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7,(05)。 [3]冯绮虹 张俭荣.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措施[J].田径,2017,(6),37-40。 [4]翁玉丽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198。
[5]叶永康 思考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3)。 [6]包芳娟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