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体育”观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2023-08-20 01:3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树立“大体育”观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欢迎阅读!
成才,树立,成长,基础,体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树立体育观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作者:李雪岩

来源:《成才之路》2013年第13

要:健康的身体,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教师要结合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践,对职业院校体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改革的思路进行探讨,逐步在职业院校中树立体育观,从而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校院校;大体育;成长成才

体育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被提到的:体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作为职业院校体育,的确是越来越狭义了,真正成了体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飞速壮大,但同时由于普通高中的扩招,职业院校学生生源质量下降。这就造成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毕业生不能满足工作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职业院校体育发展呈现跟不上现代体育步伐的局面。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职业院校体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当前职业院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职业院扩招比例的增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职业院校体育出现了许多问题。 1体育教师及体育设施质量数量不足。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同时工作量却偏大。而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男女教师比例不尽合理,教师接受外出培训次数较少,科研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即便有些院校体育老师数量充足,也多挪作辅导员、行工作他用。此外,由于有些院校的领导不够重视,体育活动投资少,体育比赛和交流活动不能有效参加,体育器材不到位或管理不善。这是多数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导致了职业院校许多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的状态。

2)学生缺乏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虽然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或者高职高专属同一层次,但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相比之下有较大的差异。经调查了解,这与部分学生中学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没养成,厌学逃学现象较多,意志品质薄弱有关。90后的学生,由于有的家长对子女的娇惯等原因,滋长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

3)重视技能学习体育锻炼。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但多数职业院校把专业技能学习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只求毕业时尽快找到一个满意工作,忽视了学生高素质的培养,无暇顾及体育锻炼,而导致学生体质明显下降,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当然,以上情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并非体育教学一个因素造成,但职业院校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滑,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不争事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职业院校体育的含义

职业院校体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职业院校内部建立一个整体的体育观和体系。1999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这个决定中,我们明确了职业院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清楚知道职业院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其实,体育的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非仅仅限于体育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将早操、课外活动纳入体育范畴。因此,职业院校体育的体系建立有其理论和政策的依据。作为职业院校也有着体育建立的土壤,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基础不牢有特长、读书不勤爱活动的特点。学生可能对文化课、技术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浓,但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因此对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往往能另辟蹊径在活动中有不俗表现。所以,体育完全可以像电影《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里音乐对孩子的影响那样,影响学生一生。说到这里,并不是无限夸大体育的作用,而是作为职业院校样特殊的学校,如果将体育作为一个切入点,扩展开以点带面,会对整个学校管理产生新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将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学校各级领导、体育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近几年,随着奥运会在我国的召开,国家对体育的重视,以及体育明星的号召力,我国学校体育开展得也是红红火火。但是,职业院校则仿佛是山中桃花无人理睬。这就需要从学校各级领导、体育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开始,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性、体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职业院校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要进行改革。必须充分认识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改变现有的体育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综合素质管理的需要,把学生在校参加的体育活动综合考虑进去,如每天早操的参加情况、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次数、运动会的参与情况、身体素质的达标情况等,从而尽力更为科学合理地设置职业院校体育评价体系。 3)为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内容。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大原则,职业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开设适当的选修课内容,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散打、健美操等等。这样不但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结构的优化,也能促进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4)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特色体育。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成为各种岗位上的一名劳动者。因此,要根据专业特点开展体育活动。例如:保安专业可多安排些武术、散打等方面内容;电工专业可安排些爬杆、登高等方面内容;烹调专业可安排上肢力量的练习;幼教专业可安排些舞蹈、健身运动等方面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如果能充分认识体育在职业院校的特殊功能,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也就能踏石有印抓铁有痕。那么,不仅会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更会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受益终身,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菲菲.体育教学方法的分析与评价[J].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卢元镇.体育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I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