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企联合及招生就业工作》,欢迎阅读!
职业学校校企联合及招生、就业工作
一、 关于校企合作
合作模式体现多样化即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它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上,更应渗透到教学与生产的方方面面。
(一)冠名班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与相关知名企业协商,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订单的要求量身订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学校组建上海“厚味”班,美的“电子班”、方正“计算机班”等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冠名班”。这些班级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共同推进教学改革、共同承担教学及实习实训任务,并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共同考核,考核合格后直接进企业就业。
(二)引企入校
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生产、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在“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服务理念指导下,开创性地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校企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实习工场搬进学校车间,进行教学 实习与教研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根据学校实际,已做有:
1、学校自办幼儿园。一方面学校有教师、有器材、有场地(可改建或新建),另一方面社会对幼师专业学生有需求。
2、办电子生产车间。学校有场房,有人力资源,把企业生产线
引进学校,实现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三)校校合作
立足本地区,服务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倡导中、高职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专业提升的合作模式,又叫“1+1”模式,即第一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年到高职院校学习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第三年由双方推荐到企业实习和预就业。课程由双方设置,教育教学目标和责任明晰,学籍管理在中职,班主任跟班管理,学生按班级成建制到高校学习。(二)技能提升的合作模式。这是指中职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利用一个学期或两三个月时间,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实训,掌握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而取得中级或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的继续学习模式。
现阶段我们已经和汝南幼师、河南质量管理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 关于招生工作
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想取得招生工作的成功,不能孤立地看待招生工作,一定要把招生、教学、就业这三者间的关系摆正。我们固然要重视招生工作,但急功近利的思想万万不可取!教学、就业和招生是一条线上的三个点,教学是基础,是就业和招生的有力保障。教学搞不好,学生学不到过硬的本领,就业于是就有了问题。连锁反应,招生工作将难于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G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