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对口升学高教版说明文议论文课文解析》,欢迎阅读!

说明文、议论文课文解析
分析最近四年对口升学语文考题,说明文和议论文没有出现在考题里。2012年的考题里,出现了《科学是美丽的》选段考题。所以,在这里,我们对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复习,主要从文章具备的特征入手,不做太过深入的分析。
说明文课文解析
考纲中,说明文只有两篇。
基础模块下 第二单元
六、南州六月荔枝丹
1、说明对象:荔枝
2、说明内容:荔枝的特点、习性、产地、栽培史。 3、说明顺序:全篇是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2—7自然段是由外到内的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打比方:“因而把它比作“绛囊”„”、“如细长如指形的“龙
牙”„”
列数字:“说它重19克左右”、“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
1℃到5℃„”
摹状貌:“蒂部周围微微突起,„”
举例子:“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
引用:“唐代杜牧诗云„”
5、说明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典雅
拓展模块 第五单元
二十三、中国画和西洋画
1、说明对象和内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差别 2、文章结构:总—分—总 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举例子:“又如山水、花卉等,„”
作诠释:“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 5、说明语言:精炼、朴实、准确
议论文课文解析
考纲中,议论文涉及8篇。
基础模块上 第四单元
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
1、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2、论据:事例论据:“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 道理论据:“笛卡尔说„”、“雨果说„” 3、论证方法:事例论证:(同事例论据)
道理论证:“一个人的一生,„(逻辑推导)” 引用论证:(同道理论据)
十四、文艺随笔两篇
咬文嚼字
1、中心论点:无论阅读或是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1
2、论据:事例论据:例一,“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说明不同句
式不同意味。
例二,《水浒》、《红楼梦》中的例子,说明文字一增一
减意味不同。
例三,“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韩愈推敲”的例子,说明中心论点。 3、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第5自然段逻辑推导)、
4、结论: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证明,文章的最后,教我们一种推敲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意境,作为结论。
不求甚解
1、中心论点: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2、论据:事例论据: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诸葛亮读书。 道理论据:陶渊明原句、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
3、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第2、3、4自然段对陶渊明原句的分析)、
引用论证(同道理论据)。
4、论证方式:驳立结合的论证方式。文章开篇提出错误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
甚解都是不好的”(敌论点),然后分析了“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批驳),接着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立论),然后证明了自己的论点。
基础模块下 第一单元 二、善良
1、中心论点: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2、论据:事例论据:东郭先生、农夫与蛇、文化大革命。 道理论据:“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第2、3、4自然段的逻辑分析)、对比论
证(第5-10自然段,善良与凶恶的对比)、比喻论证(用“迷彩服”的比喻,来说明文革中凶恶打着种种理由到处横行的事实。)
4、论证方式:驳立结合的论证方式。文章开篇提出善良“早就过时了”、“善
良即愚蠢”的错误看法,接着3、4自然段驳斥了错误看法5-11自然段论证了善良的力量内涵的内容,12自然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单元
五、科学是美丽的
1、中心论点:科学是旷世之美,美不胜收。
2、论据:事例论据:李政道、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琳达•威廉斯、古希
腊罗马时期艺术家、毕加索晚期作品
道理论据:文中多次引用威廉斯的话和作品
3、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第5、7、15自然段中的分析)、引用论
证(同道理论据)
4、结论: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的源泉。
拓展模块 第四单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F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