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欢迎阅读!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依法治国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根本途径,并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重申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并赋予其新的含义:(1)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把基本方略同发展民主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确立了基本方略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这反映了基本方略对党的执政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基本方略在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方式上的进一步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决定》正是基于我们党的历史方位所发生的变化,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出发,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依法执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依法执政,才能够保证国家权力严格依法运作;才能够保证行政机关依
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全社会成员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 ——依法执政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律治理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些情况都要求党的执政活动必须适应经济活动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趋势,在法制的范围内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平和能力。
——依法执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权利义务机制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善于在法制的框架内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使社会成员既充分享有权利、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又切实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做到权利义务相统一,实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依法执政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法律通过确立和实施稳定的、公开的、规范的制度和规则,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我们党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掌握法制的手段,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B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