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园本课程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笔者走访了沈阳市十多所幼儿园,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目前所呈现出的“园本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以主题统整形式的、学科拼盘形式的和“特色”形式的园本课程。针对这三种类型的园本课程,本文选取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为案例,通过对其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园本课程更加合理发展的教育对策。 一、主题统整形式的园本课程
H幼儿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公办园,有着20多年的办园历史,非常重视园本课程的建设,一直在探索适宜的课程模式。走进幼儿园不论是观察环境还是教育、游戏活动等,处处都能看到园本课程探索建设的痕迹。
通过与园长访谈了解到,目前幼儿园还没有提炼出自己的课程理念,但其教育实践也借鉴一定的教育理论,有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及建构主义的课程思想。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H园的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园本课程的生成性。
H幼儿园能够根据幼儿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生成课程内容,这点是园本课程本质要求的体现。但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中班某周进行了三次阅读活动,老师没能在主题下很好地把握五大领域内容的平衡和融合。由于生成教育内容对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幼儿园目前的师资水平还不能很好地胜任,因此容易造成主题确定的随意和内容的零散。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素质在园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H园的园本课程探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形成了一些成熟的课程内容,但在课程理念、目标体系、内容、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的缺乏、某级目标在实施中的缺失以及教师反思不足等。这些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学科拼盘形式的园本课程
L幼儿园是一所企业办园性质的中大型幼儿园,园所硬件设施条件良好。幼儿园目前还没有专职的负责教学的园长或保教主任,教师队伍比较年青。L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方案内容都是关于教学活动的,可以简单表述为:主题教育活动(两套教材的主题活动同时进行)、阅读、素养、数学、美术、体能训练、科学、外教英语、TPR英语等。
教师需要把上述如此多的教育内容安排在幼儿每周在园时间内完成,因此除去生活活动所需的时间,以及每天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余都是各种集中教学活动的时间。不仅区域活动形同虚设,访谈中老师也分析说因为课程内容过多,主题开展的也不深入,没有充分的时间挖掘和延伸主题中的内容。
L园很重视家长工作,调查期间,L园正在组织一个“沐浴书香读书活动”。虽然幼儿园只是把这些活动当作家长工作的一部分,想要提高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度,
但实质上这些活动都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对课程资源一种自发状态的挖掘和利用。
三、“特色”形式的园本课程
J幼儿园是一所以著名教育体系――瑞吉欧教育命名的私立幼儿园,幼儿园建筑物的墙上赫然写着瑞吉欧教育体系代表人马拉古基的教育名言。但考察中发现除了幼儿园的名字,其他方面都没有体现出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痕迹。而从小班到大班小学化倾向严重的识字和算术教学,也背离了J园自己提出的“健康、快乐,自主、自然”的教育理念。
J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没有总的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和月目标等,各级课程目标基本属于空缺状态。只是在每学期开始前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计划和进度安排,月计划和周计划就是对学期教学计划的分解和细化。
J幼儿园既没有实质的区域活动也没有相应的区域环境设置和材料投放,幼儿的学习活动以老师的集中教学为主。中大班每天安排的集中教学活动达3-4节。幼儿园硬件设施达标,但却缺乏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设置,教室内外只是简单的装饰美化性的布置。惟一经常更换的是教室外的幼儿的美工作品,因为这是显性的学习成果,可以向家长展示。 四、讨论与建议
1、正确理解“园本课程”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2、明确办园思想和课程理念,逐渐完善课程体系 3、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园本课程的形成建立在对内盘点自身资源、对外挖掘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不论是班级幼儿的一日生活,还是教师、家长群体及社区等各类组织,都应该是园本课程资源辐射的范围。立足于本班、本园和社区环境特点的园本课程,既能形成特色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更广阔的课程资源。 4、在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园本课程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之上,幼儿园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 还是课程的决策者和设计者, 当然也必然是课程的研究者, 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园本课程建设需要的是,我们要认清自身现状,分析自身特点,利用自身资源,在摸索和建设过程中形成自己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以园为本”的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A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