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生存困境的探讨

2023-01-20 06:3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人的生存困境的探讨》,欢迎阅读!
困境,探讨,生存,关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人的生存困境的探讨

作者:李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9

摘要:杨德昌的电影所关注的人群是广泛的,他们基本上都是那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中精神极度失落的人,是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的人。他在影片中通过展示人物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物台词中那些颇为值得玩味的至理名言,来直面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无奈和无助,这些都使其影片带上了浓厚的后现代特征。 关键词: 人的生存;困境;后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9-0194-2

杨德昌的电影所关注的人群是广泛的,他有可能是某个高级写字楼的白领,也有可能是街头小混混,而更多的是都市普通人,边缘人,但无论怎样,他们基本上都是那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中精神极度失落的人,是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的人。杨德昌以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剖开后现代社会中沉浮的都市人不堪一击的情感处境,用生之悲,死之哀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荒凉与悲叹。他在影片中通过展示人物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物台词中那些颇为值得玩味的至理名言,来直面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无奈和无助,这些都使其影片带上了浓厚的后现代特征。

其影片中的人物无论是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都在当代都市生活中感受到了深深的迷茫和困惑,体会到了生命的荒诞和冷酷。《一一》中的洋洋还只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天真可爱的童年,但他却遭遇着不该有的早熟和早恋。洋洋在生活中显示出了超人的洞察力和领悟力,简直是一个少年老成的小哲学家。有一次,他问爸爸NJ:“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出自一个孩童的充满哲理的问话让人到中年的简先生始料不及,无法回答。在学校,洋洋经常被人欺负,特别是有一次课堂上关于保险套的事情,洋洋受到了周围同学和老师的嘲笑和指责,也因此引发了他幼小心灵中的性早熟和早恋,儿童的天真已经被整个环境挤压得所剩无几。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早熟事件之后,在影片的末尾,洋洋对着婆婆的遗像说出了一段令人心悸的:“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讲你老了,我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这个孩子七岁就老去,那他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还有什么人生的欢乐和精彩可言呢?连这些小孩子都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奈和悲哀,那等他们长大后会怎样呢?会不会象《牯岭街》中的张小四一样经历更加残酷的青春成长?影片《牯岭街》的片头打出一段字幕:“民国38年前后,数百万中国人随着国民政府迁居台湾,绝大多数的这些人,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为了下一代的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然而,这下一代成长的过程往往以组织帮派,来壮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存意志。这段话大致道出了小四杀人的社会环境及原因。小四是台北普通家庭中的少年,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又从父亲身上继承了诚实正直而善良的品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坚信自己的未来由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和决定的信念。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却在现实社会中屡遭打击,特别是父亲在被莫名其妙地审讯后精神几乎崩溃,而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爱情也归于破灭。于是在最后当小明残酷地告诉他事实的时候:“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四就用一把尖刀刺向小明,以杀人向这个社会发出抗议:为什么我们的青春过早地衰老?为什么我们的青春无法成长成人?影片真实地记录并批判了顽固的社会秩序下青春成长的残酷性。那么经历过这种青春成长的成人会怎样呢?《麻将》中的红鱼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不要动感情,要动脑筋。《独立时代》中男作家指出,有些人连自己都懒得去了”,而其中的一位创意设计师说:“在现代这个社会,谈感情是一件越来越危险的事情,感情已经是一种廉价的借口了,装得比真的还像。这种精神和情感的极度空虚和失落表露无疑。而人到中年的洋洋和小四的父辈显得更加脆弱,小四的父亲在经历一次政治审讯后精神几乎崩溃,也彻底摧毁了儿子小四从其身上所获得的精神支撑,使得小四以杀人的方式替父亲也替自己鸣不平。《一一》中洋洋的父亲NJ也面临着人到中年的事业和家庭两大危机。NJ算是一个小有成就的中年人,担任一家软件公司的总经理,有一个还算和睦的家庭。用他朋友的话说,NJ是一个大概书读多了不那么在乎金钱的老实人。所以当公司的董事长和副总与软件盗版商洽谈合作事宜并邀NJ参加时,他愤然离去。当A-Di等人在生意场上弄虚作假,背信弃义时,他毅然退出了公司,闲在家。他说道:“诚意可以装,老实可以装,交朋友可以装,做生意可以装,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东西是真的?”,他的事业一落千丈,陷入低谷,因为他的洁身自好与社会现实是格格不入的。而重遇初恋情人阿瑞使得NJ的家庭和情感面临考验。在日本,两人进行了一段温馨的怀旧旅程,但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因为个性如故,分歧依旧,即使生活再重来一次也没什么不同,他还是一样的选择。NJ已经被现实的烦恼一次又一次折磨地疲惫乏力,没有了激情,也没有了爆发力,只剩下麻木的接受和承受力。通过揭示这些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人所面临的困境,杨德昌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相和生命的真实,让我们听到了来自人心最深处的声音。

相对于这些早熟苍老的男性形象的是一个个漂亮迷人,用情不专,迷失堕落的女性。《牯岭街》中的小明,《恐怖分子》中的淑安,《一一》中的莉莉,都是此类。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们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安全和情感缺乏,因此不择手段并贪得无厌地攫取情感和依靠。小明有着一张眉清目秀,纯净甜美的面孔,少女的早慧,生活的重压,使得她过早地深谙世故,不断地寻找着自己可以依靠的社会势力,从哈尼,滑头,小虎,小四到小马 ,她秉持着人们永远无法改变这个社会,而只能适应社会的信条,似乎是游刃有余地游走于社会秩序之中。但由于她,哈尼杀了人之后不得不流亡南部并最终被帮派势力残杀;由于她,小四丧失了最后一线希望,用一把尖刀刺进了她的身体,结束了小明的生命也结束了自己的青春和前途。因此,小明的死,除了社会,她自己也要承担责任。《一一》中的莉莉成长在单亲家庭,影片中第一次出现蒋妈妈带男人回家时,莉莉正跟婷婷两个人开开心心地实践着她们在课堂学会做的健康营养大餐。不需要蒋妈妈开口,莉莉突然很平静地说,我们等会出去看电影。蒋妈妈立刻拿出钱说请她们出去玩,这一切进行得如此自然与熟练,显然这是莉莉与她妈妈之间长期达成的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但是这种共识一天重似一天地压着莉莉,“演奏会结束了,我不回家你让我去哪里?你让我去哪里啊?”莉莉歇斯底里地哭喊着,她是那种有家不能回的人,这种痛苦和难堪显得异常残忍。直到她看到蒋妈妈与她的老师。。。。。。她崩溃了,于是,她开始放弃自己,报复这个世界,现实让她脱离正轨,她就拉着别人一起沉沦。胖子就像她溺水时抓住的救命绳,如果她不止一次溺水,那她每次抓在手心的绳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也就不止一条。然而,她不但溺水,还玩火。。。。。。最终迷失了自己也毁了别人。是人心太脆弱还是现实的压力已经超出了承受的底线?这些正当花季的少女,她们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生存显得如此地无助和无奈,内心深处是如此地空虚和孤独,因此只好和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起堕落。这种后现代社会的混乱情感关系在《独立时代》中达到高潮,成为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MollyKing小波---Larry---小明----小波女助理,小风--- Larry--- Larry老婆---立人---小明---小波,琪琪---小明--- Molly---姐夫---姐姐,每一条线上都是三角,五角甚至六角关系,即使两个孤独的身体在偶然相遇时,也会碰撞出火花。在繁华的都市夜空后是一个个萧瑟落寞的身影,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就像填不满的空洞,每次相遇时都极力地向别人索求温暖和安全感,但这种贪婪的索取带来更多的是空虚和无奈。杨德昌导演就是这样深刻而无奈地剖析了现代社会压迫下人的可悲及人与自身的分裂。所有的情感关系-----亲情,友情,爱情以至婚姻都是脆弱不堪,弱不禁风的,

杨德昌作为台湾新电影浪潮的主将之一,其电影以犀利的写实为特征。但这种写实是以台80年代以来的日益后现代化为背景,因此其电影中的人物几乎都身处于后现代式的精神困境中。杨德昌导演通过自己的影片揭示出后现代社会中人的渺小卑弱,人生的无意义和无价值以及人最终的毫无出路----不是自杀就是杀人。这些都使其电影具有了后现代性特征。

参考文献:

1.黄建业《杨德昌电影研究———台湾新电影的知性思辩家》,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版。

2.钱善行主编《后现代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4.于丽娜 《王家卫与杨德昌电影对比:迷惘与冷酷的都市寓言》,《电影艺术200201月。

5.孙慰川《论杨德昌的诚意电影及其美学特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045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A1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