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析化学论文范文(6篇阅读参考)(5)》,欢迎阅读!
![分析化学,范文,参考,论文,阅读](/static/wddqxz/img/rand/big_55.jpg)
分析化学论文范文(6篇阅读参考)(5)
分析化学论文六
题目: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90例, 其中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 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测灵敏度98.21%、特异性96.30%以及符合率97.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 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0 引言 化学发光免疫法 (CLIA) 是通过磁场分离抗原、抗体沉淀部分与游离部分, 达到定性检测或定量检测的目的, 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试验检测室中, 在肿瘤标志物、病毒检测、免疫系统疾病诊治、心脏系统疾病诊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选取我院2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生化检验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9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53例, 女性37例;年龄35-78岁, 平均 (56.81.2) 岁;病程0.5-5年, 平均 (2.20.8) 年。观察组:男性60例, 女性50例;年龄32-79岁, 平均 (56.21.7) 岁;病程1-8年, 平均 (2.50.6) 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过敏类患者、心脏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严重性肾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病患者等。 1.2 研究方法
(1)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依次编号, 采集3m L静脉血, 在样本血液中加入肝素抗凝后, 进行3500r/min离心, 冻存血浆, 在4h内完成甲状腺球蛋白的检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 以FJ 2003/50P型全自动双探头放射免疫检测仪检测甲状腺球蛋白。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以MAGLUMI 4000型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测定甲状腺球蛋白。 (2)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检测结果, 分析其假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灵敏性。甲状腺球蛋白在放射免疫法测定中正常值为11.45-20.25ng/m L, 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中正常值为0.73-84ng/m L。真阳性/ (假阴性+真阳性) x100%=灵敏度, 真阴性/ (假阳性+真阴性) x100%=特异性, (真阴性+真阳性) /总样本数x100%=符合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在P 2 结果
(1) 观察组标本实际阳性56例、阴性54例, 经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真阳性55例、真阴性52例; (2) 对照组标本实际阳性41例、阴性49例, 经放射免疫测定真阳性35例、真阴性41例。 (3) 观察组检测灵敏度98.21%、特异性96.30%以及符合率97.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临床实验室就已开始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 最初只是示踪信号, 且发光时间、灵敏度等都存在局限性。这些年随着医疗技术及检测设备的快速发展, 中间层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检测技术来延长发光时间、提高检测信号强度【2】。化学发光测定包括发光酶免疫测定、发光物免疫测定、发光辅助因子免疫测定等, 虽然化学发光测定方法有很多种, 但其主要原理是相通的, 即均是采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化学反应引起光辐射。本文对比中的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也有相似之处, 两者都能以Ag-L (发光物) +CR (协同反应物) 进行发光标记。在检测实验室中化学发光免疫应用广泛, 以肿瘤标志物检测应用最多, 可通过特定光辐射测定CA242、CA153、NES、CEA、PSA、AFP等。本次研究者选取甲状腺球蛋白作为检测对象, 结果发现观察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显着 (P 综上所述,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 对多种疾病筛查及诊治都具有参考价值, 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王燕, 尹秋霞, 窦恒利, 等.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作为筛选试验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3, 20 (4) :246-250.
【2】施丽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4) :454-456. 张国军, 谭延国, 张然星, 等.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的现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4) :545-549. 孙宝琴.影响生化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与探讨.河北医学, 2014, 21 (9) :1580-158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9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