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2022-10-31 17:22: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方剂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欢迎阅读!
方剂学,教学方法,改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剂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作者:张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7

[ ] 本文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着重阐释方剂主治证的基本内涵,帮助学生建立逆向思维方,理清方剂的临床使用程序,突出强调基本方代表方的示范作用,并结合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好方剂基本理论及提高运用能力。 [关键词] 医学;方剂教学;方法

方剂俗称药方处方”,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的。前人的许多方,组织严谨,配伍巧妙,直到今天,依法使用,疗效仍然显著。方剂教学,目的是传授学生运用方剂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但在教学和临床见习中,往往出现一些学生拘泥于方不知变通,加之西医辨病论治思想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显得茫然失措。笔者以为,在方剂教学,宜突出以下四个方面,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方剂学习要领,始终保持思路清晰,取得药到病除的良效。

一、阐释方剂主治证的基本内涵

学生在学习《方剂学》以前,只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3门基础课知识,方剂主治证所涉及的内容不甚了解。然而,教材中方剂主治证的命名无规律性,有以病名命名者,如脏躁;有以证名命名者,如郁证;有以病机命名者,如外感风热,内停水饮等等。如只依据教材编排内容简单讲解,往往学生在学习一首方剂后不知所用,更对一些病证一无所知,影响对知识点的掌握。

如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甘麦大枣汤主治脏躁,越鞠丸主治郁证等,因学生对病名、证名的概念空白,应先解释其含义,让学生对该病证有了大概、全面的理解之后,再进行讲解就会事半功倍。再如固冲汤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此乃病机用语,若按部就班地讲解,学生对该方的应用还是一头雾水,究竟在临床用于何病证,应该讲清、讲透。这是教学难点,一定要阐释清楚,方能使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帮助学生建立逆向思维方式,理清方剂的临床使用程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9J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