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笋宝宝旅行记》》,欢迎阅读!

大一班语言教学活动《笋宝宝去旅行》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孩子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本次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竹笋”的生长过程开展,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故事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认识春天竹笋从地下冒出来,竹笋开始生长枝条,竹叶全部展放,最后形成了新竹。孩子们通过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活动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目标:
1. 认识了解竹笋的基本生长过程。 2. 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讲述故事。
3. 感受故事带来的愉快心情,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认识了解竹笋宝宝到新竹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
1. 根据故事内容,并能尝试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自制绘本、音乐、图片、记录本。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一)教师用猜一猜的方式引出话题
1.教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花小草都长出来了,你猜,还有谁也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导幼儿认真的看。
2.教师: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一起回答。(原来是笋宝宝)
3.教师:春天来了,笋宝宝探出小脑袋,它看见了什么?又想干么呢?鼓励幼儿发挥自己想想说说笋宝宝会变成什么?
二、教师借助绘本、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根据绘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绘本主要讲述了笋宝宝慢慢长大的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请个别的小朋友说说图片上是什么?(笋宝宝)
3.教师:笋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是在哪里?慢慢长大后又会到哪里?长大后后又会变成什么?
4.教师一一呈现图片,引导幼儿说说笋宝宝发生的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根据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尝试讲述故事内容
1.教师: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看绘本,能根据绘本讲述故事。
2.教师和幼儿一起梳理笋宝宝的生长过程:笋宝宝出生(地下茎)成簇状生出来的——到了春天,笋宝宝冲出土壤,探出头来——笋宝宝慢慢长大,每天笋宝宝长大10-2-厘米,旺期一个晚上可以长1米左右,颜色变成了青绿色——笋宝宝不断的长大,笋箨开始脱落,枝条开始伸展(幼竹阶段)——幼竹梢部弯曲,枝条快速伸展,笋箨全部脱落——枝条长齐后,竹叶全部展放,形成新竹。
(三)根据身体动作表现笋宝宝的生长过程
1.教师:幼儿扮演笋宝宝,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笋宝宝长大了的过程,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四)说说自己的体会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喜欢笋宝宝么?最喜欢哪个部分。
三、延伸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记录笋宝宝的生长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2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