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程序和制度的关系

2022-11-28 11:0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程序和制度的关系》,欢迎阅读!
关系,制度,程序
试论程序和制度的关系



在我们过去的管理中大多采用制度管理,而两个管理规范更多地要进行程序管理,要求我们充分识别过程,建立工作程序。本文就制度和程序的关系作发表拙见,以期发挥抛砖引玉之作用。

程序管理制度就像程序就像是河流,程序管理就像是河道梳理,制度就是巩固河道的堤坝,那如果是治理象河流一样的业务程序,那应该用程序管理先梳理河道,河道梳理好了以后再用管理制度这样的堤坝巩固梳理成果,如果只是加固堤坝,河流总有一天会泛滥成灾的。

要运用程序管理的方法去改善组织管理制度,首先要弄清程序和制度的关系。应该说,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 管理思想的不同 ?

不同的组织适用于不同的管理模式,而采用“制度导向”的管理还是“程序导向”的管理取决于管理者所基于的不同假设:“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

制度导向”是采取“以堵治水”的办法,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恶”。简单的说既是“假如你不做,按制度进行处罚;你要胆敢再犯,加倍处罚;看你还敢吗?”。应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管理模式。

“程序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以导治水”,其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善”,特点是以完成工作步骤、顺序作为核心,结合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及其他资源,站在组织的角度,来设定程序;它是组织管理原则的很好载体;它提倡以“对自己职责的本分”、“对上下游的积极信任”的态度来有效运作程序。

2 局部观念与全局观念的不同

从“程序”的定义中可以了解到“程序导向”是为实现某项功能的一个系统,系统可大可小,整个组织是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独立系统,各系统之间都会通过各程序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最终织成一个涵盖全局的网络系统。 而“制度导向”更多的是针对局部出现执行力问题而采取的奖惩措施,包括对执行人主观态度以及客观过失造成组织损失的处理。

3 思维定势的不同

很多管理人员感叹程序执行难,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管理文化导向表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制度导向”管理模式的组织,管理者考虑的是“是不是处罚太轻了?”,随即修改制度加重处罚力度。

而“程序导向”管理模式的组织,管理者更多的会从程序实际使用优化的角度出发。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使程序标准更优化”上。通过程序的优化来改善员工的行动效果。 尽管制度与程序具有理念和思路上的根本差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又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4 程序是制度的灵魂

如果制度不能反应程序,就像失去了灵魂,它的执行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制度无法执行时,往往是它所包含的程序有问题。

组织管理中常常会遇到“法不责众”情况,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一个制度或规定是不合理的,而不合理的地方往往是它相关的程序与实际情况不符,使得业务程序“两张皮”的现象无法避免。

5 制度是程序得以执行的保证

制度是因程序而存在的,通过适当制度的执行推动程序的执行。

程序是建立在对功能团队信任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对于因个体原因而影响程序功能实现的现象,只有通过制度进行约束,才能得以制止,进而建立程序的威信。

6 “制度”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程序改善

过去制度更多的是“处罚”的代名词,实际上,制度中的奖励要比惩罚更容易起作用。而且激励因素往往会促使大家更多的主动关注程序,从而使程序得到优化。

程序管理制度管理的融合,不仅仅需要用程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去理顺组织的管理程序,更重要的是要在组织中形成“持续改进”的程序管理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1a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