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亲子园与托班的区别》,欢迎阅读!

亲子园与托班的区别
项目 年龄段 教育对象 关系基础 作用原理 课程 班级规模 环境
2-3岁 孩子为主
社会分工的师生关系 师生双向互动
预成性单元主题课程重点指向语言、健康 15-25人
睡房、生活区、活动区 重视孩子在集体中活动表现并及时予以修正。 基本以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对家长参与教育的指导力度较弱。 一日生活流程各环节,类似于幼儿园 促机孩子健康成长 主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重在家园双方沟通了解孩子在园在家里情况
托班
亲子园
0-3岁,主要为1.5-2.5岁,基本在托班前 家长为主,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 血缘、亲缘关系,家长和孩子的亲情互动 师、生、家长三点三条线,三个作用力形成一个教育“场”的网络辐射,群体性气氛,情绪情感 生成性多元课程,重点指向社会化、精细动作、亲情互动等方面 6-10人
更精致、更温馨、更卫生,工作材料丰富,针对年龄更细致,通常为软地面,桌椅少用, 以蒙氏教育为主,针对孩子敏感期物化相应的环境,开展个性化教育。“还原”孩子成长的自然环境,提供帮助、支持、观察。
通过针对孩子发展水平的工作,让孩子完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家长的亲子互动,要求其积极介入教育过程之中。
走线、唱名、精细动作、音乐律动、美工等游戏、体育活动、自选活动、交流环节等
实现“教”和“养”相对分离,满足家庭对婴儿进行教育的要求
主要是家长沟通、指导的能力,老师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艺术修养都要上新台阶。
教育、指导家长。教师要读懂孩子、读懂家长,给予家长具体的教育途径、方法,帮助家长成长。 社会化的过程重点就是规则化的过程。 中国的家庭和孩子普遍存在规则意识、自律意识、道德水平差的问题。
如何实现规则化——通过环境。孩子是在环境中学习的,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帮助孩子在更大的环境中找到自己位置。
教育理念
实施途径
活动环节 基本任务 对老师要求 家长工作
社会化
重点是与同伴的交往、互动,“娃娃家”是孩子最重要的活动区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w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