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体结构》,欢迎阅读!

人体结构
概览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 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分部: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上肢,下肢
运动系统
骨、关节、骨骼肌
颅骨:23+6;躯干骨:26+24+1;四肢骨:64+62
消化系统
(1)消化管(2)消化腺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消化腺主要包括口腔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等。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由输送气体的呼吸道和执行气体交换的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而将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生殖系统
睾丸的下降,睾丸下降不全(隐睾) 子宫位置异常:后屈,后倾 异位妊娠与宫外孕
循环系统
(1)概述
循环系统的组成: 1.心血管系统 2.淋巴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1.运输功能 2.免疫功能 3.内分泌功能 (2)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heart)动脉(artery)静脉(vein)毛细血管(capillary)
心的外形-前面观:肺动脉,右心室,右心耳,心底,主动脉,左心耳,左心室,心尖
心的外形 - 后面观:主动脉,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上腔静脉
【ps】心肺复苏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 → 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CPR)
急救员应跪在伤员躯干的一侧,两腿稍微分开,重心前移,之后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掌跟放在胸骨下1/2,再将左手放在右手上,十指交错,握紧右手。按压时不可屈肘。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下1/2处,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应大于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称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收缩性好。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收缩性差。管腔大。有静脉瓣。 【毛细血管】:
(a)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交换
(b)数量多,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缓慢(除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软骨、牙釉质、指甲、毛发外)
【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 —— 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 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及其属支 —— 右心房
血液循环途径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及其分支 ——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及其属支 ——左心房
感 觉 器
感受器是产生感觉的媒介器官,是机体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基础。人体获取外界信息依赖于感觉器,其中视器所获得的信息占有95%之多。 概述:
感觉器 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 是能感受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的结构。 a.感受器只能接受适宜的刺激 “震耳欲聋”
b.感受器具有适应性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器】
视器 :又称眼 eye , 由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构成。 1.眼球壁 从外至内有三层膜:
(1)纤维膜: 角膜 cornea ,巩膜 sclera A.角膜移植
角膜本身不含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位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之首。 B.角膜反射
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用细棉签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眼睑迅速闭合,称为角膜反射。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2)血管膜: A. 虹膜 iris瞳孔 pupi B. 睫状体 睫状体肌 C. 脉络膜 choroid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m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