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6.《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片说明性的文章。它向我们介绍了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与蝙蝠探路的原理类似。课文旁边和课文后面呈现了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从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21-23
主线和切入点: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和蝙蝠探路原理的关系。 教学准备:预习单、图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 2. 阅读时能积极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教学重难点:
阅读时能积极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夜间飞行的夜间飞行和蝙蝠夜间飞行的对比图片,出示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师板书,学生朗读书空。)
猜猜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呢?用铅笔把它们写在文章的旁边或文后。
2. 反馈检查,纠正读音。
(1)出示生字及易读错的词组,先小老师领读,再教师指全班读,最后开火车检查。
蝙蝠 即使 敏锐 系着 铃铛 苍蝇 证明 障碍 荧光 屏幕
注意提醒学生:蝙是前鼻音,铛、蝇、证、障、荧、屏是后鼻音,障、证都是翘舌音。
(2)交流识记方法:如“铛、证、障”等可以结合形声字的方法识记;“蝙、蝠、蝇”结合偏旁意思,换偏旁、比一比识记;“锐、碍、荧、屏”组词识记。
3. 巩固针对文章局部和全文提问。 (1)提问1:课文中学习伙伴在旁边和文后提出的问题哪些是针对课文局部提的?哪些是针对全文提的?
引导发现:写在课文旁边的问题是针对课文局部提的,写在文后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 (2)提问2:你针对局部提出了哪些问题?针对全文又提了哪些问题? 全班交流。
(3)挑选有助于课文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三、积极思考,学习从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积极思考,自主提问。
1. 出示课后第二题问题清单和提示,了解从不同角度提问。
小组问题清单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
2. 出示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判断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提问。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蝙蝠是怎样用耳朵和嘴配合探路的呢?”“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是从内容角度进行提问。
(2)“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是从启示的角度进行提问的。 3. 小组交流,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整理小组问题清单。 (1)自读课文,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
自由朗读课文,尝试从文章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再提问题写在文章旁边或后面。 (2)小组交流,整理小组问题清单。 出示清单整理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新问题有哪些,分类记录在清单中。
(二)全班交流,评选“智慧组”。 1. 全班交流。
小组长汇报本组问题清单。 2. 评价补充。
学生互评,教师相机补充评价。 四、书写指导。
1. 出示14个生字,学生自主观察。
2. 交流哪个字比较难写,应该注意些什么? 3. 指导“绳、蝇”两个字的书写。 4. 练写、评价。
五、总结内容,埋下伏笔。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进行提问,进一步完善了提问的学习策略!这些问题对我们理解课文有何帮助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在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疑问。 教学重难点:
1.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在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疑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
蚊子、即使、科学家、横七竖八、绳子、苍蝇 2.出示答案,学生自己批改。
二、依托小组问题清单,理解课文内容。 (一)师生共同合作解决较简单的问题。
1.出示问题清单(课后题和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请同学找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蝙蝠是怎样用耳朵和嘴配合探路的呢?”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2.交流补充,预设: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蝙蝠是怎样用耳朵和嘴配合探路的呢?”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这些是从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kp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