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政公文]学强军思想,讲强军故事,干强军事业演讲稿》,欢迎阅读!
![强军,演讲稿,公文,事业,思想](/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8.jpg)
"学强军思想,讲强军故事,干强军事业"演讲稿
孟夏的井冈山,郁郁葱葱,漫山的翠竹傲立挺拔。“弘扬井冈山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当好红军传人……”5月10日,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面对鲜红的党旗,武警江西总队吉安支队井冈山中队官兵们庄严宣誓。
在强军兴军征程中,该中队一茬茬官兵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不断铸牢忠诚信念、练强打赢本领、培塑优良作风,使井冈山精神薪火传承。突然。
高擎理想信念火炬:战士喜蜕变之前苏远来这里买票的时候,就瞧见里面卖票的大爷着急上厕所,推门就出来了。
“到底是什么让当年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点燃并燎原?”“是老一辈革命家对信仰的无比忠诚和执着。”作为井冈山的驻地部队,中队指导员郑浩时常用这样的提问开始新兵的入伍第一课。几个小时过去,他湿漉漉的裤子都已经干了,兴许是太丢人的缘故,依旧蜷缩在角落里,不敢出声冒头。
信仰,如同照亮前路的灯,好比把握航向的舵。在中队开展的“学强军思想、讲强军故事、干强军事业”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中,该中队都会利用井冈山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对官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井冈山精神建队育人,引导官兵坚决听党话、跟党走。裴向东摇头说道:“不是不是,我们都是从北乡那边的车站逃过来的,准备去市区。”
90后战士卢得运,入伍前爱玩网游、追韩剧,刚到中队就拨起了当完两年兵回家找工作的“小算盘”:“站岗能有多大出息?理想信念都是浮云。”然而,卢得运来到井冈山中队后,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是《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红军后代作革命传统报告,学唱的第一首歌是井冈山的红歌,第一次外出是参观红色遗址……红色传统如同“精神空气”,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他。看了眼手表,现在才晚上八点半,距离睡觉的时间还早。
在一次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现场教学中,当小卢听到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里,一共有4.8万多人牺牲成为烈士,其中3万多名烈士甚至连姓名都没留下时,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后来,小卢不仅成了红军的铁杆粉丝,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每逢节假日,他经常受邀到景区义务宣讲红色故事,如今成了井冈山上的明星讲解员。那两个情侣大学生这时候也回过神来,走了过来。
紧盯打赢制胜坐标:校场争第一不过话还未说完,裴向东就指着国道不远处的视线末端说道:“苏医生,看到那边没有,有丧尸!我
们现在不能停下来!”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红军是战斗队、生产队和工作队。新形势下,部队是战斗队这个第一属性依旧没变,井冈山中队官兵始终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主动思战谋战,磨砺打赢本领,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但裴向东却急忙低声喊道:“别停下!快走快走!”
“井冈山中队居然败了!”在吉安支队的一次应急班比武中,中队在连续夺得数个课目的第一后,却因战术运用未贴近实战,在反恐战术应用等课目遭遇“滑铁卢”。回去后,中队认真汲取失利的教训,深入查找影响战斗力建设的矛盾问题。“比武失利就像一副清醒剂,唤醒了官兵聚焦实战、敢打胜仗的血性虎气。”中队长周昌武回忆说。几个大学生看向苏远的目光带着嫌弃和惧怕。
中队把官兵拉到井冈山上练体能,钻入树林练战术,每季度轮流选派应急班成员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第二年,中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捧回了比武第一名的奖杯。“别特么可是了,赶紧的啊!”苏远无奈的喊道。
在抢险救援战场,该中队展现了武警部队的战斗力。2014年4月12日,井冈山笔架山景区索道因机械故障导致一轿厢坠落,造成4人受伤、219名游客滞留轿厢。之前给王霏感冒药的人走了过来,笑着问道:“医生,你看看,那个年轻人现在这样不要紧吧?我让我朋友老徐看着他呢。”
接到任务后,中队官兵刚端上饭碗就立即出发,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山路崎岖、荆棘密布,战士们用绳子把身体拴在一起,拽着绳子一段一段往上爬,有的割伤了手臂,有的磨破了脚掌,还把随身携带的压缩干粮全部分给受困游客。经过6小时的连续奋战,官兵先后解救受伤游客4人,运送29名老人、孕妇和儿童平安下山。回忆起中队一名战士为了帮助自己,钢钉直接扎进手中的场景,受伤游客梁秋潮说:“是武警战士救了我的命。”苏远松开他以后,这家伙顿时就躲开了,独自一人窝
在角落里面,根本不敢看别人,身上的尿骚味很难闻,但他没办法。
近年来,中队圆满完成围捕逃犯、抗冰救灾、森林扑火等重大任务200余次,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多人,连续58年实现执勤安全无事故,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井冈守护神”。自1983年新组建以来,该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三等功13次,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依旧以原来的速度,往车站大门口撞击进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f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