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欢迎阅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从古至今,无数华夏英杰都继承发扬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身被流放心怀故土的屈原,到垂暮之年叶落归根的班超;从留胡不辱节的苏武,到正气足千古的文天祥;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收复宝岛的郑成功,这些民族英雄的形象一直被当作唤起人们崇高爱国情感的榜样,爱国主义的主题也始终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之中。
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同胞、热爱自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反抗外来侵略,征服各种困难,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一面伟大旗帜。
“哀民生之多艰兮,叹神州之陆沉!”近代以来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怀抱终天之恨,像孙中山先生一样,难以摆脱“综数十年已往之成绩而计效程,不得不自认失败”的命运。有识之士费尽心血设想了各种救国方案,进行了不少尝试。其爱国之情不可谓不真,救国之心不可谓不切,但是,为什么一次次的革命都宣告失败了?对此,徐特立曾说:毛泽东同志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民主革命思想弥漫在学校里。他著意研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他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脱离了群众。后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也指出:中国共产党“积二十八年的经验,如同孙中山在其临终遗嘱里所说‘积四十年之经验’一样,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是:深知欲达到胜利,‘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了挽救危难的中国,仅凭个人的爱国之情和救国之心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忠君”式的带有封建色彩的爱国主义、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忽冷忽热式的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等等,都不能给国家带来希望。在当时的中国,真正的爱国事业必须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结合起来,必须“唤醒民众”。振兴中华是亿万人民的共同理想,要经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能够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的不可能是中国无产阶级以外的其他阶级,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与历史上其他爱国主义的根本区别。
中国共产党人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显示出了自己强大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并且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始终高举着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成为了最彻底、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三座大山”反动统治的斗争,建立新中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国社会进步力量所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具有了新的特点,更使中国的爱国主义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国难当头之时,无数共产党人以爱国救国为己任,赴汤蹈火、不怕牺牲,从“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为“可爱的中国”而献身的方志敏,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率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历史证明,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政党能够完成这样的宏伟事业,能够把一个长期战乱、贫穷落后的大国引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植根在与人民群众的广泛联系之中的。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政治核心与先进力量。她除了工人队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密切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再次指明了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c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