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

2022-12-24 20:56: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养老,服务业,综述,国内外,研究


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产生的养老服务产业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相关理论研究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以期学习和借鉴国外典型养老服务模式实践经验进我国有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



标签: 人口老龄化;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急剧增加,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按照国际标准,2030年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并于2050年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的增加改变了传统家庭人口结构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求切实解决的民生问题。



二、养老服务业相关理论研究

从世界各国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践来看,各国均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结合,多元模式共生并存社会公益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纵观国内外关于老年服务业理论研究,较为完整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1、社区照顾理论

社区照顾理论1963年由英国政府健康部最先提出,经过50年发展,基本形成完整的体系。20世纪5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反院舍化运动,认为应该让老人在他熟悉的社会环境下维持日常生活,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社会隔离,所谓的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可归纳以下几种:无偿服务,社区开办小型院舍,设立暂托处,上门服务。



2社会嵌入理论

社会嵌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格兰诺维特,嵌入性理论主张个体结构之间需要的是相互支持、融合和互动。相对于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进入老年阶段以享受为主无需面对社会化问题,理论认为老年人没有失去社会化,只是角色发生了变化。社区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由于角色转换而产生的不适应感。



3、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一方面主张政府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由公共部门、营利/非营利部门、家庭和社区等共同提供福利服务,共同买单;另一方面注重非营




利组织的作用,鼓励并引导他们进入福利服务市场并通过规范管理减少对民间资源参与福利供给的限制,以弥补民众需求与政府机构之间产生的空白,促进福利的供给效率。



4、福利供给-非营利组织理论

福利供给-非营利组织理论认为养老机构具有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养老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因此,单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难以避免搭便车效应,导致在自由市场中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出现市场失灵,因而须借助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力量保障养老服务这种准公共物品的供给。



三、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国内典型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践。上海率先实行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为形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北京、浙江、广东也相继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并且获得重大突破,服务形式从单一到项目化、集约化发展。天津市2008年直接由政府埋单为各类老年困难群体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南京玄武“8+1+X”居家养老模式。



2)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实践。①香港的院舍服务:香港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是香港养老服务体系的一大支柱。主要为特定的对象提供各种生活照顾、活动场所、养老设施等供养型社会福利项目。②大陆的机构养老服务:中国大陆的养老模式由以家庭养老为主,向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并重转变。机构养老具有典型政策性和扶持性,主要面对弱势群体。社会福利院主要收养城市中的三无对象,资金与运作靠政府支持。随着经济平提高,面向中高收入人群的养老机构进入市场北京市由民政局负责对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总体规划、监管。



2国外典型养老服务业现状及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进入老龄化较早的国家政府对此做了很多探索。尽管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施有所差异,但在养老服务模式上所主张的理念是相对一致的。以下是对国外型养老服务模式实践情况的概述和对比:



法国属于高社会福利国家,养老服务业以居家养老为主,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1]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市场发展;加强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和人员培训;加强监督和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发挥企业在养老服务市场中的作用。[2]



日本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家庭或亲属照顾为主体、辅之以公共福利服务和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bn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