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谢秀娟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0年第01期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古诗词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把准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朗读、识字写字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目标定位;朗读;识字写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65-01
统编语文教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文上大大增加,光古诗文就有129篇,大约占到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有112首。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能够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这里主要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进行细谈。 一、把准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定位
古诗词是我国古人的智慧与结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会读、会背,还要结合诗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应有目标。
《曉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古诗,这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主要通过描写在西湖边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只要求他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就可以了。因此,在这一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教师可以列出以下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画面,感受西湖盛夏的美景。
2.认识本课生字词,能够在田字格上正确书写。
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想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就要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