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弃疾作女性词的原因》,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辛弃疾作女性词的原因
作者:孙明慧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5期
摘要:辛弃疾为何会在不同时期都有以女性为创作对象的词?不同的女性形象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自身的境遇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本文拟从社会背景等外在现实原因、诗人自身的遭遇与情感境界内在原因两个角度出发,对辛弃疾作女性词的原因进行探寻。 关键词:辛弃疾;女性词;原因
辛弃疾自幼受祖父辛赞的影响,民族意识强烈,可以说是一位矢志报国的英雄。但是辛弃疾的词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这与单一讴歌英雄的豪放风格有所不同。特别是辛弃疾创作的婉约词,其中对女性细腻委婉的描写与境界的高远与婉约派词人的水平不相上下。 一、时代原因
宋朝重文轻武。赵匡胤虽是一名武将,却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为巩固统治,对文人较宽松。上行下效,宋朝官僚无不豢养家妓,这为女性词创作营造了政治氛围。
宋朝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井文化、教坊歌妓等丰富多彩,这为文人进行女性词写作提供了孕育的土壤。《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1]可以看到当时市井文化非常繁荣。
享乐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歌妓助兴、私人聚会成为生活中的乐趣,辛弃疾也不例外,家中有侍妾,为官期间参加聚会,所以词中出现很多侍女形象,比如《蝶恋花·席上赠杨济翁侍儿》、《定风波·施枢密圣与席上赠》、《菩萨蛮·赠周国辅侍人》等都是往来应酬时为侍女所作。同样,也是因为时代的影响,辛弃疾看到了南宋朝廷的软弱,他的英雄报国之志无处诉说,借女性之词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如《满江红·暮春》(家住江南)虽是闺中怀远词但却能与作者内心情感相联系,也是一种政治上的寄托。《辛弃疾词新释辑评》讲解中提到:“以春意衰败寄托时局衰微之意,以盼望游子音讯,寄托盼望北伐消息之意,以怕流莺乳燕,寄托忧谗畏讥之心。”[2]正所谓“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3] 二、自身遭遇 (一)外在环境的影响
不管是侍女形象还是《南乡子》(隔户语春莺)等词中塑造的歌妓形象为宦游所作。除此之外,在田园词中也有展现,辛弃疾中年仕途失意苦悶,寄情田园。环境朴实自然,能让人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