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校共育,沟通你我的连心桥》,欢迎阅读!
![连心桥,共育,你我,沟通](/static/wddqxz/img/rand/big_67.jpg)
家校共育,沟通你我的连心桥
西官庄学校李冰
家校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嚼不烂的老话题,也是现代学校走向开放办学,提高育人效应的一个耐琢磨的新课题。
传统的家校关系,往往是单向的,大都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诉求,如“老师,能不能给我们的孩子换一下座位,因为我们想让他坐在靠窗的,前面一点的”,不少班主任经常为这样的“家长需求”而烦恼。 传统的家校关系,又往往是家长对校方的请求,如“我们家委会建议更换数学老师,想请学校安排一个更好的”,不少校长时常为此无奈。
那么,在推崇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技术的今天,家校关系究竟应当是怎样的呢?
我校家校合作共育学生放在开放办学的高度,在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上有所作为,家校双方尝到了携手育人的好滋味。
家校联系卡:实现教育的“无缝衔接”
现代学校,已不能关起门来埋头搞教育。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技术的通达,已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创造了物质条件,而共同培育一代新人需要学校和家庭在更大程度上的“趋同”配合的主观意识,家校信息必须完整、有效地“对流”,从而实现家校教育的“无缝衔接”。我们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卡每周收集学生在家中表现,家长建议,同时把学生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把我校最新开展的活动呈现给家长。
家访:最朴实而有效的沟通方式
传统的家访仍然是我班家校共育的主要方式。在开学前,我冒着酷暑逐一对学生进行家访,开朗的性格、和蔼的笑容、朋友似的交流让孩子亲近了老师,老师对学生和家长及家庭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开学后,每周四定期家访,一辆自行车伴随我走过一条条小巷,和一个个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家访日记本记录了一个个孩子成长的足迹。
在我班,家长能通过短信、QQ留言等多种方式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老师也会利用家长放学接孩子的机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哪些方面做的真棒,哪些方面还要加把劲。我班还提供了“家教心得”这样一个平台,让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育儿心得。一位家长说:“我通过听李爽的妈妈怎样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教育经验,回家之后在自己孩子身上进行尝试,收获很大。”
家校共育“合力”:家长会初显成效
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家长会”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我班不仅定期组织家长会,同时还请来了教育专家传授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知识,让每位家长都受益匪浅。学校为了学生和家长都能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做足了功课。家长会,是我向家长传到班级管理育人方式的平台,同时邀请家长一起参与班级管理与孩子共同成长。 定期举办的“家长学校”,让专家、老师、家长能坐在一起探讨孩子的学习问题、教育难题。一位家长说,通过4次的“家长学校”讲座课程,让我从迷茫走向了成熟,刚开始,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好一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A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