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市渤海新区气象局2021年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市渤海新区气象局2021年工作总结
20年在沧州市气象局和渤海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气象局和新区管委会工作部署精神,以气象服务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并举,紧紧围绕着“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建设与“沿海强区壮美港城”发展目标,积极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气象监测、天气预报水平。现将20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传达贯彻十九大精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十九大开幕式,积极参加夜读十九大活动,编印了《十九大学习资料》,发放到每位党员干部以及其他干部职工手中,以“口袋书”的形式让大家随时随地学习十九大精神。充分利用展板、宣传栏、微信和微博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工作,营造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按照新区党工委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完善和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和党建工作制度计划。完成20年度党费核查和收缴工作,组织开展20年度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全面准确把握十九大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自觉运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不辱时代赋予我们气象工作者的使命。
二、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力推进。探索气象服务标准化,推进管理创新。为了科学、统筹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于20年3月编制了《渤海新区气象局标准化管理手册》形成服务业务有目标、服务过程有流程、服务效果有标准的运作模式,不断提高科学管理精细化水平,对内提升服务效率效能,对外展示新时代气象部门高素质的服务形象。
三、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各部门单位副局长、主任、队长,2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统一协调全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与此同时,为实现气象灾害防御组织全覆盖,7月份渤海新区三园区及新村乡先后成立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机构,明确指挥机构成
第 1 页 共 3 页
员、各成员单位职责并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修订了沧州市渤海新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公布了20年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录以及沧州渤海新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1年)。
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在20年的工作中,我局将危化企业、学校和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新区志愿者队伍纳入灾害预警发布人员信息库,做到有载体、有措施、有队伍,相互推动、互相促进.逐步完善防灾减灾网络。
推进基层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建设工作。修订了《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更新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人。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广泛开展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20年11月渤海新区气象局并被授牌“沧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及时准确。准确做好年内重要节日期间的天气预报,还针对风暴潮、严重雨雪冰冻、暴雨、强对流天气,提供准确、及时、优质的气象服务,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提升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能力。注重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工作,值班业务人员全年24小时值班,遇有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时实行领导24小时带班,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在有线电视画面及时插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官方微博推广“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大户开通直通式服务,实现不同传媒介质对预警信息的无缝及时发布,让相关部门、企业及广大群众及时知晓灾害天气情况避免和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
升级改造自动区域站。20年我局对中捷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为六要素,对部分区域站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或维修,水滴谱仪、gps/gnss水汽观测站完成了技术性升级,增加数据传输频次。为全区旅游服务、农业服务、防灾减灾、渔业捕捞等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气象数据支撑,为百姓提供更加准确的预报。
全力推进农区人影基地建设。20年3月渤海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成立渤海新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批复。20年我局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同时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消除,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2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