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平贝母

2022-12-25 02:5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养生】平贝母》,欢迎阅读!
平贝母,中医养生
[键入文字]

平贝母

【名称】:平贝母

【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拼音】nɡ Bèi Mǔ 【别名】:坪贝、贝母、平贝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肺、心经。

【入药部分】: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产地和分布】:平贝母分布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多生于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下。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形态特征】:平贝母是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鳞茎扁圆形,具2~3枚肥厚鳞片,白色,周围有时附有少数小鳞茎,基部簇生须根。茎直立,光滑。茎下部叶常轮生,上部叶对生或互生,线形至披针形,长4~14厘米,宽2~6毫米,茎上部叶先端卷曲呈卷须状。花单生于上部叶腋,下垂,共着花1~3朵,顶端的花具4~6枚叶状苞片;苞片长7~10厘米,宽11毫米,先端卷曲;花钟形,花被片6,外面污紫色,内面有近方形的黄色斑点,离生,两轮排列;外花被片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5厘米,宽约1.5厘米;内轮花被片长圆状椭圆形;蜜腺圆形,蜜腺窝位于花被下方,在花被背面明显凸出;雄6,比花被片短,花丝具小乳突,花药近基部着生;于房棱柱形,花柱具乳突状突起,柱头3裂。葫果广倒卵圆形,具6棱,有多数种子。种于近半圆形,边缘具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粉,每次1-2g 【注意事项】: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1




[键入文字]

【平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①《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②《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③《本草述》:疗肿瘤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④《长沙药解》:贝母苦寒之性,泄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清金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 ⑤《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⑥《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⑦《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附方】:暂无资料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0t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