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舞动治疗干预模式研究》,欢迎阅读!
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舞动治疗干预模式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尚舞》 2021年第17期
杨佳蕾
【摘要】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病征之一就是社交能力底下,语言表达和与人交流存在明显困难。同时,自闭症儿童具有心理发展的特异性,在治疗干预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与干预模式。文章旨在梳理舞动治疗的各类方法及干预模式,通过对比4名自闭症儿童舞动治疗干预前后的《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简称ATEC)中社交分量表中主要指标的评分,验证精神运动疗法和创造性舞蹈疗法结合群组治疗模式的价值。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舞动治疗干预;模式
1.舞动治疗的干预原理
舞动治疗是以舞蹈动作、即兴动作等肢体运动治疗为主要方式的心理治疗法,通过调动参与者的肢体运动,达到整合协调参与者情绪、心理、身体、感知等多维度要素,消解或缓解参与者心理障碍。广义而言,舞动治疗是所有通过肢体动作改善身体机能,以实现调节身体平衡关系、减轻心理疾病症状的治疗方法的统称。狭义而言,舞动治疗主要包含生理层面的舞蹈运动修复参与者的基本生理运动功能,以及心理层面的通过肢体动作改善参与者心理状态,最终效果是使患者能够在内外环境与自我心理状态之间达到良好的平衡。
2.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异性
自闭症儿童在心理病理学的范围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简称ASD)儿童的简称,该病症最典型的表征即缺少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患儿的社交欲望偏低甚至极低,只愿意自我玩耍,对父母或外界的指令与互动几乎没有感知或者缺少反应能力。自闭症患儿情感和感知能力的封闭,使其无法像正常儿童一般心理健康成长,抗拒与人对视、交流与合作,肢体动作语言的表达常常出现问题,对他人的情绪感知能力较差。
然而,自闭症患儿通常具有相对浓厚的艺术兴趣,容易投入到艺术创作活动中。作为舞蹈艺术与心理治疗方式结合的舞动治疗法,显然可以更好地调动自闭症患儿的积极性,引导患儿通过节律性的肢体动作完成指定舞蹈动作,实现情绪的表达以及与外界的交流。
3.舞动治疗的干预方法与模式
3.1舞动治疗的干预方法
3.1.1精神运动疗法
精神运动疗法是美国舞动治疗学家凌洁·爱斯本(Liljan Espenak)创设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偏重医学视角,以音乐旋律、节奏、想象表达等方式引导患者做出肢体舞蹈动作,并据此分析患者在完成舞蹈动作中潜意识流露的心理状态,从而疏导患者情绪,促使患者逐步建立起情绪控制、情绪表达的能力体系,培养患者融入群体的社交意识。
3.1.2完形动作疗法
在现代舞动治疗方法体系中,完形动作疗法的使用频率较高。它是一种脱胎于完形心理学、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治疗方法,认为可以通过特定的舞蹈动作编排完成患者的感知体系再造。要求舞蹈治疗师引导患者,带动患者模仿完成相应舞蹈肢体动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自我感知和情绪觉察意识,逐步与环境互动,尝试融入环境。
3.1.3荣格舞蹈疗法
荣格舞蹈疗法是舞动治疗中由荣格心理分析理论衍生出的一种治疗方法,讲求通过启发患者的潜意识,调动患者潜意识内被压制的情绪、情感和察觉意识。荣格舞蹈疗法在治疗过程中高度关注患儿的无意识肢体动作内容,治疗者将患者的无意识内容与意识相结合,分析患者动作的象征性和潜意识意义,结合患者个体不断调整舞蹈疗法的内容,实现对患者的个体化干预。
3.1.4经验性动作心理疗法
经验性动作心理疗法对治疗者的要求较高,治疗者需要结合患者的知觉、经验历程、自我实现理论等,结合患者在舞蹈形象、完成舞蹈肢体动作过程中的表现等分析患者的知觉状态,调整舞蹈疗法,逐渐启发患者知觉,引导其与外界交流。
3.1.5创造性舞蹈疗法
创造性舞蹈疗法主张发挥舞蹈动作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天然疗愈性。舞蹈作为一类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是治疗对象内心情绪、对外界感知的一种映射。创造性舞蹈疗法有助于调动患者的潜意识,启发患者与外界交流的方式,鼓励患者以肢体动作方式表达情感、情绪并表达自我,引导患者感知外界对其表达的反馈,培养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3.2舞动治疗的干预模式
3.2.1群组治疗模式
群组治疗主要包括环境安置、熟悉环境、治疗过程、明确舞动主题和舞动交流环节。首先,舞动治疗环境对于自闭症儿童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在参考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选择相对安全、舒适和整洁的治疗环境。舞动治疗室内的墙体颜色、图案、活动道具、灯光等应选择自闭症儿童日常生活环境较为常见的暖色或白色,同时清除所有障碍物,并配备相应的音乐播放设备。其次,带领自闭症儿童熟悉环境、接受环境。通过一些简单的点头、摆手等动作,让患儿放松身体和心理,体会环境的安全感。再次,选择舞动治疗的主题。舞动治疗一般有情感传递、自我尊重、潜能激发、社交能力等,针对自闭症患儿,采用较多的是社交能力治疗主题。最后,舞动交流。舞动交流通常包括自由动作交流、交换动作对象的结对舞动交流、小团队自由交流等。对需要重点培养社交能力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舞动交流和小团体运动交流模式非常适宜,可充分培养患儿的社会交往意识。
3.2.2个体治疗模式
个体治疗模式在程序理论层面与群组治疗模式较为相近,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治疗师与患者的一对一交流活动,主要依赖治疗师对患者个体的动作特征评估,进而选取适宜的舞动主题,开展舞动交流活动。
考虑到自闭症儿童的治疗重点是社会交往能力及行为模式的调整,故文章主要采用精神运动疗法和创造性舞蹈疗法,选取群组治疗模式,以某地特殊教育学校内患有自闭症的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完成舞动治疗。
4.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舞动治疗干预模式的实践分析
本次治疗采取群组治疗模式,4名患儿同时接受治疗。在具体实践中,按照精神舞动疗法,先播放具有节律、旋律动听且有相当节奏性的儿歌《数鸭子》吸引患儿注意力,并通过派发糖果、言语鼓励的方式,让患儿模仿治疗者跟随音乐一起舞动。重复多次后,在患儿基本能够实现集体舞动时,先播放儿歌,安排患儿两两一组,彼此点头握手,而后跟随音乐节奏鼓掌、转圈。最后,鼓励患儿独立完成一组舞蹈动作,并随意发挥其听到的在歌曲中特别穿插的特效,如风声、鸟叫声、雨声等。使用创造性舞蹈疗法,鼓励患儿根据这些特别的声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其想象的肢体动作,表达其感知的外界信息。
本次舞动治疗的自闭症儿童有4位,为尊重参与治疗实践的儿童的个人隐私,表1以1号至4号来代指参与本次舞动治疗的儿童。本次舞动治疗分8期,以ATEC中社交分量表中主要指标作为每期数据记录的基准(ATEC系对个体在治疗方法干预前后的分量差的评价表,即初始ATEC与后续ATEC的分数差)。
通过观察表1不难发现,采取舞动治疗干预后,4名自闭症儿童的ATEC社交分量表的评分数值均有所下降。按照ATEC的评价规则,评分数值越低、差值越大,代表治疗干预模式越有价值。本次研究中2名患儿的评分差值为4,1名患儿的评分差值为5,足以证明此次采用的群组治疗模式,配合精神运动疗法和创造性舞蹈疗法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5.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明确了采取精神运动疗法和创造性舞蹈疗法配合群组治疗模式对自闭症儿童的有效干预价值。参与治疗的患儿与人对视次数增多,主动交流的行为有所增加,交流中的无意义语言相对降低,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良山,卜瑾,沈波,等.10周运动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40(03):171-180.
[2]任翰林,黄亮,郑玉玮,等.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肢体情绪加工特征:来自眼动的证据[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01):8-13.
[3]李静郧,孙玉梅.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早期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7,(06):49-5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舞动治疗干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066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0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