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辅导员如何在新的班集体中建立威信》,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辅导员如何在新的班集体中建立威信
作者:邵子安
来源:《新一代》2014年第09期
摘 要:担任辅导员工作,拥有最多的是激情与梦想。特别是青年辅导员都希望能在教育事业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是极富创造性的,能够做的与众不同,能够将自己的智慧在工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当我们真的带领着一个全新班集体的时候,要面临更多的困难。一个新班集体的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熏陶,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同时,新时代的大学生又有着不同的鲜明的个性,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此所谓众口难调。而在班级形成之初,班级文化尚未形成,同学们集体观念和凝聚力不够。在此前提下,建立辅导员威信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辅导员;班集体;威信
首先,辅导员在学生当中就存在一些威信,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点威信与辅导员个体无关,与辅导员群体有关。换一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遗传得来的,是前辈几代辅导员通过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树立了教师和辅导的高大的形象。而作为青年辅导员的我们,只不过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其次,辅导员中有一点小小的权力,如:这个权力不大,充其量只是排排座位。对迟到、旷课等违纪的行为,有一个小小惩罚的权力。小小权力之下,学生也有一点小小的惧怕。但威信的建立不能只依靠辅导员手中的那一点权力,利用突击检查,抓犯错学生一个现形。这样做只是末节,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班主任手中那点权力也会在与学生斗争中消磨殆尽。 但仅仅只凭以上两点,建立起来的威信不会延续太久。若是没有辅导员的个性行为或独特的精神在里面,就注定永远只是一个平庸的辅导员。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90后大学生,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有着更多获取的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很难被说服,很难接受某一个思想或是理论。对于以上两点原因所形成的辅导员威信,只是会表面屈服一下而已,很难达到心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旦接受,就会坚决拥护你,我们要利用好这样一点。
做辅导员很难,往往要面对几个班级,几百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还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当一个好的辅导员,必须是一个演说家、表演家、心理学家、谈判专家等众家之长,还得是一个有仁心、爱心、信心、宽容心等众心之和。怎是“难”字了得。作为一个青年辅导员,能够很好地延续辅导员那点小小的威信,但不具备众家之长,又没有众心之和。那怎么去做呢? 第一个要做的是时间,两个人若是相处久了,必然会有更多的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只要有机会、有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不用说太的话语,只需要静静走近他们,尽可能多了解他们。这样做有效果吗?还是先说说这样做的难处吧!需要消耗更多时间,更多精力,还需要辅导员有更多的耐力。确实很累,很烦,很无奈。而作为年轻辅导员更是不易做到。但我觉得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来不得一丝偷懒。再说说好处吧!其一,修炼耐性,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种成长。其二,零距离的接触,更能增加我们的观察和思考。长时间的相处,我们能发现更为细致的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对于我们而言,更为增强自己的思想性。其三,长期、细致、而又集中的观察和思考,会得出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其四,我们自己严格的时间观念,投入的工作时间和态度,也会得到学生相应的尊重和认同。这样的我们的威信会得以延续,并得以加强。 第二个要做的是情感培养。
亲情是首位的,若是一个人连亲情都不顾及,就算是没有救了。通过一组孝心漫画,来勾起同学们对自己父母的思考,而这一组漫画先后被多个班级转用。春节,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亲情交流沟通的重要机会。放假前,给学生们提出的要求,与家人坐在一起,让长辈们体会天伦之乐,也听听长辈们讲讲家族的故事,让人会有一种归属感和家族自豪感。 师生情感的培养。常和学生们提到:师生之情是除亲情之外,最为纯洁的情感之一。纯洁,指的是不掺杂利益关系。不能称之为大公无私,但也称得上不求学生有物质上回报。学生清醒状态下,每天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要比与自己父母相处时间更长。
同学之间的情意是最纯洁、最单纯的友情,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意,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班级主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组织节日联欢、外出野炊等等。通过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同学之间的友情,进而转化为亲如一家的亲情,用情感来温暖每一位成员,在班级形成一种爱像一家人、亲如兄弟姐妹的“亲情”氛围。
第三个要做到的是学会欣赏学生与众不同的优点。
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需要有成就感。作为一个辅导员,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在我们这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获得被欣赏的感觉!发自内心的欣赏,需要我们能够真正潜下心来,把我们的精力放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去观察,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与众不同的优点,当我们让他的优点得到广泛的认可,激发他利用自身的优点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教师就会得到来自于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 第四个要做的是文化引领。
班级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而不是一味的管卡压。大学四年的学习,若是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层次的印记,并且影响深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z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