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文体学》,欢迎阅读!

古代文体学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章,只不过是把散文、诗歌、赋、骈文、对联和曲等都算做文章。其实,中国古代的文体远比这要复杂得多。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以致出现了不同的称谓,有些到今天还有争议。那么,我国古代的文体有哪些呢?
明代的王世贞将文体分为十类:一曰汉文,汉魏时期的散体大赋,唐宋古文是也;二曰经子,先秦的十三经及注疏是也;三曰古赋,曹植的《洛神赋》是也;四曰杂体,如《离骚》是也;五曰骚赋,屈原、宋玉之作是也;六曰哀辞,蔡邕的《述行赋》是也;七曰奏议,陆机的《文赋》是也;八曰章奏,曹植的《上责躬应诏诗表》是也;九曰铭诔,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是也;十曰书启,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也。
四书是朱熹与其弟子所编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亦称为《四子书》。它对后人的影响很大,在明清两代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五经是儒家的基本经典。 《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是用朱砂书写在白绸上的书籍,故又名为“朱书”。汉武帝时设置了五经博士官职,五经就从此成为了儒家经典。它们都被收录在儒家的经典之中,成为了不可动摇的根本。
六经即孔子的言论集。“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或技术。“六艺”指的是六种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六艺”代表着人的六种才能,因此有人称它为六才。后来,在西周的礼乐教化的基础上,演变为贵族子弟学习的主要课程。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 1 -
纷纷讲学,他们的学说广泛传播。到了汉朝,统治者为了宣扬儒家思想,于是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两汉文学,自刘歆、扬雄博极群书,遂为儒者宗师,而其文辞,惟务为该博,不尚烦碎,世亦称其繁博。”这是《文心雕龙·时序》里面所记载的当时对汉代文学的评价。可见,那时的文章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各体散文仍是杂然并陈。直至唐朝,文章才渐趋定型,并开始盛行,后来更发展成一种专门的文体——唐宋八大家。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x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