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2022-12-01 23:2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亮点和特色》,欢迎阅读!
语言文字,亮点,特色,工作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一、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校参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更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推广普通话,做好语言文工作,是学校和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意义十分深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希望通过创建工作,最大限度的促进和提高师生讲普通话,规范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水平。没有把这项工作当成一种检查或者一种负担,而是从社会责任层面去认识和理解校园的语言文字工作。校领导到老师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教师和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计划将这工作继续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形成长效机制。

二、语言文字工作同学校工作紧密结合。

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师基本功训练紧密结合,与学生竞赛活动紧密结合,与书香校园建设紧密结合,与家长工作紧密结合。如教师三笔字训练,“相约美文”诵读、读书演讲经验交流、青年教师技能展示、教师板书设计比赛等。学校还利用每周二的校本培训日,号召老师们学习软笔书法,不仅为教师购买了毛笔和纸张,还邀请了海区著名书法家石中全老师到学校指导教师学习,教师们在学习和展示中感受到了祖国文字的魅力。

每天早晨诵读国学经典,进行了以《弟子规》、《道德经》《三字经》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根据年级学生特点编

写了一套(共计6)校本教材《国韵学堂》;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书法班、象棋班、围棋班、国画班等23个校本活动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校将推普周活动延伸到社会,通过“啄木鸟”行动,积极组织师生进行社会用语用字调查,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将此项活动延伸到每一个家庭,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推普活动中来,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号召家长同孩子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宣传到位,影响广泛。

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落实到日常教学教研环节,课题开展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使用。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18名教师分别在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李海萍老师被海区工会授予“读书达人“称号,段卢青老师被授予市级“博雅教师”称号,十名教师参加的朗诵比赛《同一首歌》荣获市级二等奖,作品同时被送到内蒙自治区参赛;多名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演讲比赛取得好成绩,多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活动中的经典诵读、书法比赛、演讲活动、纠错活动等,都很好的展现出普通话的魅力,学生焦晓琳代表呼伦贝尔市参加全国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林佳月和刘沐晨两位同学演讲的《满江红》荣获呼伦贝尔市一等奖;年组学生的《我爱我的故乡》演讲比赛荣获呼伦贝尔市一等奖;多名学生被授予“读书之星”称号;学校在海区首届中小学生“金秋诗会”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学校被评为海拉尔区级“语言文字”示范校;2016年被评为“呼伦贝尔书香校园”称号。

三、语言文字工作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投入16.8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的楼层设计了不同的教育主题。因地制宜,在楼梯口设有“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宣传标语;在每间教室都张贴着“说普通话,规范字”的提示标语;在会议室、学校食堂及各功能室等都设立永久性的宣传标语;在校园内外设立永久性的标语条幅,时时提醒着师生“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好习惯;学校网站的语言文字宣传栏目里,定期宣传语言文字知识并定期展出学校围绕“语言文字工作”而开展的一些竞赛活动成果。走廊墙壁上陈列教师及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以陶冶师生情,激发书写兴趣。校园内名称牌、指示牌、标志牌、标语牌,宣传横幅用字等符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r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