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错位的情爱》,欢迎阅读!
错位的情爱
作者:包晰莹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5期
【摘 要】在张爱玲的作品中,除了精当丰满的想象手法及词汇运用吸引人们的注意之外,通过对情欲力量和心理变态的渲染表达她对人的非理性、人的潜意识的认同与强调,以及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国化”带入文本写作中的大胆尝试同样值得人们关注与思考。本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茉莉香片》的分析与思考,力图探寻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父母子女之间错位的情爱及产生原因,从而引发如何正确处理亲情关系与如何进行爱情选择的思考。 【关键词】张爱玲;“俄狄浦斯情结”;《茉莉香片》
有着独特写作风格的张爱玲一直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造就了她独特的个体写作风格,对于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接受的敏感程度可以说是优于常人的。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被打上的“弗洛伊德”印记,以此作为她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传播方式,将精神分析“中国化”的背后更该看到的是她的良苦用心与积极不懈的探索。在诸多代表作之中,《茉莉香片》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钟爱为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吹来了新鲜的春风,让一切故事在她的妙笔下开出异香扑鼻的花。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它所包含的核心内容是儿子对于母亲的性爱和对于父亲的妒忌。在弗洛伊德看来,“爱母妒父”是人类在力比多驱动下的一个原始倾向,正如他在《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中所说:“也许我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把我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1]兜兜转转来到中国作家的笔下,张爱玲的《茉莉香片》作为运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写就的一篇成功的恋母作品,其中的特质值得我们用心去发现与关注。作品的男性主人公聂传庆从小缺失母爱,母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扮演着“缺席”的不在场者一角,他不时追寻着母爱的影子与痕迹,也从未停止过对母亲的怀念。“他不知道那究竟是他母亲还是他自己。至于那无名的磨人的忧郁,他现在明白了,那就是爱———二十多年前的绝望的爱。二十多年后,刀子生了锈了,然而还是刀。在他母亲心里的一把刀,又在他心里绞动了。”[2]对母亲不懈的怀念与对父亲的无端仇恨以致迫切盼望父亲死去的复杂情感纠缠交织在他的头脑中,从这两点表征不难看出,“俄狄浦斯情结”在一个少年小伙子心中的深深根植。
血缘亲情延续与继承的力量强大到让人咋舌,他脑海中缠缠绕绕的远不止这两条“藤蔓”,作者在构思过程中所下的工夫在情节的急剧转折发展中可见一斑。作为第三条缠绕的“藤蔓”,他母亲的昔日情人言子夜正在聂传庆感情防线最薄弱的时候以看似不经意实则却逃脱不了命运安排的力量闯进了他的生活之中,可以说,对于心底隐秘的“俄狄浦斯情结”,聂传庆在某种程
度之上是不自知且无意识的,因此在言子夜这一人物出现的时候,这种情结在主人公无意识的行为举止中前世命定般地产生了两种同形异体的外在表现:先是他对言子夜产生了畸形的爱慕,想到自身处境的悲惨与极度不如意,因此产生了对言子夜之女言丹珠的妒恨。在这里,情结展现为第一种同行异体,由狂热恋母转向了对“第三人”的喜爱,在巧妙的情节设置中,“第三人”与母亲这一缺席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替代“缺席母亲”这一角色的作用,此时,隐藏在男性主人公心中的恋母情结受外力刺激又开始蠢蠢欲动,对“第三人”产生自然而然的倾慕,这份倾慕背后的实际上还是“俄狄浦斯情结”在作祟,表面上摆脱了对母亲的爱的缠绕,可实际上却是爱恋上了母亲的另一个“躯壳”。当这份倾慕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甚至收获的是冷言冷语的时候,一种失落感在男性主人公心中油然而生,执着的他开始寻找着另一种和他相联系的可能,言丹珠作为作者着大笔墨所描写的女性形象在这里第一次散发出身上的光辉:“丹珠,如果你同别人相爱著,对于他你不过是一个爱人。可是对于我,你不但是一个爱人,你是一个创造者,一个父亲,母亲,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天地,你是过去与未来,你是神。”[2]情结在这里以第二种同形异体的形式显现出来,由对“第三人”的爱慕表白未果,从而将情感转而投射到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人物的身上,表面上看来是一段正常不过的男女之恋,实则埋藏在这份感情背后的是不得见天日的混乱与颠覆,无疑,它们都生长自一个共同的根基——男性主人公心中狂热的“俄狄浦斯情结”,不同的呈现形式让作者的小说拥有了更多可供探寻的余地。
特殊的生长环境迫使着她不得不面对着人生的失意和纠结,好在作为文学写作者的她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将它化为笔下的世界,在部分消解了自己悲郁情绪的同时也向读者敲响了警钟,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接受着建议,规范着自己的同时让人们看到反面教材的悲哀,一举多得。抛却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来到现实生活中,如何减少这种情结对日常生活秩序的影响是每一个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人必须要面对的考题。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c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