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0幼儿卫生学知识考点内容:幼儿的保育》,欢迎阅读!

刚刚出生的婴儿,是一个十分孱弱的个体,他无法离开成人而独自在社会中生存。他弱小得甚至无法移动自己的身体,更无法自己去寻找食物…人类赖以生存的所有的基本需要,都必须通过成人而获得。即使是在幼儿期,幼儿也尚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其自我照料、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等都比较缺乏,也必须依赖于成人而生存和生活。
婴幼儿的这种依赖性,决定了成人要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生活环境与条件,要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与养育,这是婴幼儿得以生存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在托儿所、幼儿园中通常称为保育工作。
幼儿的保育工作是托儿所、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幼儿的年龄越小,其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就越加显得突出。 一、保育的概念
传统的保育,主要是指对幼儿的身体方面进行保护和照顾,这种理解是很不完整的。随着健康概念的日趋完善以及人们对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的深人研究与探讨,有关幼儿保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得到扩展和深化。
心理保育,是指对幼儿心理及其能力的保护与增进。它既包括对幼儿的心理加以强幼儿的心理能力。
例如,当幼儿在活动中受到挫折而表现出伤心或退缩时,幼儿教师应该表现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理解,这可以保护幼儿的心理不受伤害。同时,幼儿教师还应该帮助幼儿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使情绪能逐渐稳定下来,并积极地鼓励幼儿,使幼儿能愉快地、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新的活动中去。这就是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心理保育的过程。幼儿的身体与心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对幼儿进行保育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的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 例如,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同时考虑到幼儿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保育。幼儿园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膳食,这是对幼儿身体保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教师应尽可能引导每个幼儿都吃完一定量的食物,以满足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如果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而采取消极的办法,逼迫幼儿吃,则会使幼儿对进餐过程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不但会影响幼儿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甚至会逐渐导致幼儿产生神经性厌食。因此,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身体保育的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对幼儿的心理保育,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积极地鼓励幼儿多吃一些食物,如果幼儿实在不想吃,则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决不能逼迫幼儿吃。
再比如,两三岁的幼儿在午睡时,总免不了偶尔会出现尿床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是责备幼儿,还是理解和爱护幼儿?幼儿都有自尊心,如果这时幼儿教师能对幼儿表现出理解和关心,帮助幼儿悄悄地换下尿湿的裤子,把尿湿的褥子悄悄地拿出去晒一晒,并且帮助幼儿逐渐改掉尿床的毛病。这样做,不仅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了保育,而且也对幼儿的心理进行了保育,即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帮助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的生活。 综上所述,全面的保育观应该包括以下主要的内容: 1.保育这一概念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个方面。
2.无论是身体保育还是心理保育都含有两层意义:一个是对身体和心理的保护和照顾,使其免受伤害,能正常发育另一个是对身体机能和心理能力的促进和增进,使其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
3.在对幼儿进行保育的过程中,要将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以促使幼儿的身心能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树立全面的保育观十分重要,它是做好幼儿保育工作的基础,更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二、幼儿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托幼园所的保育工作,涉及到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十分繁杂的,甚至有些琐碎,但它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证。
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主要包括:良好的、符合安全与卫生要求的物质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环境。
(二)做好幼儿日常生活的保育工作
例如,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一日的生活,为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对幼儿的进餐、睡眠、穿脱衣服、盥洗、排泄等生活环节给予精心的照顾等。
(三)做好教育过程中的保育工作
例如,注意幼儿的用眼卫生、坐姿是否正确、运动量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动静交替等。
(四)做好卫生保健的工作
例如,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做好卫生消毒、病儿隔离、计划免疫、疾病防治等工作。 (五)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
例如,做好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工作,做好药物的管理以及幼儿接送时的管理工作等。 (六)积极锻炼幼儿的身体
例如,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以及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幼儿的身体等。 (七)做好特殊幼儿的保育工作
例如,对体弱儿、残疾儿以及有心理问题的幼儿提供特殊的照顾、帮助与指导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S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