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蒲桃酒赋》赏析

2023-05-01 19:41: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好问《蒲桃酒赋》赏析》,欢迎阅读!
蒲桃,赏析
◆元好问《蒲桃酒赋》赏析

◆元好问《蒲桃酒赋》





比陆游稍后的金国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曾作《蒲桃酒赋》,并作序。全文如下:























刘邓州光甫为予言,吾安邑多蒲桃,而人不知有酿酒法。少日尝与故人许仲祥摘其实,并米饮之,酿虽成,而古人所谓甘而不饴,冷而不寒者,固已失之矣。贞祐中,邻里一民家避寇,自山中归,见竹器所贮蒲桃在空盎上者,枝蒂已干而汁流盎中,薰然有酒气,饮之良酒也。盖久而腐败,自然成酒耳。不传之秘,一朝而发之,文士多有所述,今以属子,子宁有意乎?”予曰:“世无此酒久矣,予亦尝见还自西域者,云大食人绞蒲桃浆,封而埋之,未几成酒,愈久者愈佳,有藏至千斛者。其说正与此合。物无大小显晦,自有时决,非偶然者,夫得之数百年之后,而证数万里之远,是可赋也于是乎赋之。



细细品读元好问《蒲桃酒赋》的上述序文,可以明白元好问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动听的故事:

邓州的刘光甫曾告诉我,他家乡山西安邑多葡萄,但大家都不知道酿葡萄酒的方法。后来,他与一位叫许仲样的朋友一起,摘葡萄果与米一起炊,然后酿酒。酒虽然酿成了,但古人讲的葡萄酒‘甘而不饴、冷而不寒”的风味却没有。贞佑中年,美仙施家中父老为躲避强盗后从山里回家,发现竹器上放的葡萄浆果都已干了,盛葡萄的竹器正好放在一只腹大口小的陶罐上,葡萄汁恰好都流进陶罐里。闻闻还有酒香扑鼻而来,拿来饮用,竟然是美酒。原来是葡萄自己发酵成酒。多少年来的秘密,今日得以揭开。刘光甫还对我说,文人都喜欢写点东西,你现在知道了这件事,不知有何感想? 我说,世上已好久没有真正的葡萄酒了,我也只是听从西域回来的人说:“大石人把葡萄榨成汁,然后封而埋之,不久就酿成萄萄酒,而且这酒存放愈久则愈好,





















发表日期:2013516


有些人家藏有上千斛的葡萄酒。”看来这正好与你刚才讲的情况相吻合。看来事情不论大小,其隐藏着的规律,迟早是要显露出来,这是必然的。葡萄酒的酿酒法,失传数百年后又因美仙施老父所得,并与几万里之外的事情相互印证,这真是值得作赋纪念,故作《蒲萄酒赋》。

从元好问的《蒲萄酒赋》及序可知:经过晚唐及五代时期的战乱,到了宋朝,真正的葡萄酒酿酒法在中土差不多已失传。除了从西域运来的葡萄酒外,中土自酿的葡萄酒,大体上都是按《北山酒经》上的葡萄与米混合后加曲的“蒲萄酒法”酿制的,后来美仙施老父用偶然发现的方法酿制特纯葡萄酒,居然比西域所酿的酒更醇更香更好喝,于是当时的金国人就将上档次的葡萄酒都称之为“美仙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Q8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