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术活动多动症观察记录》,欢迎阅读!
美术活动多动症观察记录
1基本情况:
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 2、问题表现:
活动中不遵守纪律,好暑椅子,经常惹同真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自由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小朋友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演。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能一连看上一、二个小时,但做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
3原因分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幼儿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自由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这位幼儿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活动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规劝;第二,这位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
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根据以上分析,这位幼儿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幼儿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方能好转。
4、辅导对策:
首先,应对这位幼儿关心、体谅,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幼儿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其次,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这位幼儿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这位幼儿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及时提醒幼儿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再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的、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只要父母教育方式正确,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并加强同教师间的联系,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的。最后,家长还可以适当控制一下孩子的伙食,少吃西红柿、苹果、桔子一类的食物,不食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注意观察一下这种饮食上的控制对减轻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否有效。
针对类似这样的幼儿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
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