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与《声声慢》意境品析

2022-12-13 04:0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醉花阴》与《声声慢》意境品析》,欢迎阅读!
声声,意境,花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醉花阴》与《声声慢》意境品析

作者:陈东喜 吴春云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23

要:针对李清照的两首词,文章就相同意象的使用进行文本细读,从组合方式角度探讨不同意象组合造成的不同意境。 关键词:意象 意境 品析

宋词文化长廊中,李清照是一朵奇葩。她的人生经历令后人叹惋,但她在文学上的造诣却让后人叹赏不已。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选取了她的《醉花阴》与《声声慢》两首词,就可见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编者选择《醉花阴》而未选择影响更广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想除其中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外,此词在意象的使用上与《声声慢》在意象的使用上有许多相同点可能也是重要的原因。作为可资比较的两首词,品读意象,进而品析意境应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意象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说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是诗人内心情感结构的审美化表现。诗人的情感结构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修养、审美意识等因素构成。意象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方法。在意象和意境中,由于的不同,即使相同,意境也是各异。也就是说,在同类的诗作中,描写的是同一个意象,由于主体感情不同,其产生的意境也不同。本文将就《醉花阴》与《声声慢》两首词进行具体探讨。

两首词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黄花、风、酒、黄昏。意象相同但表达的情感不同,创造的意境也不同。《醉花阴》是词人早年作品,词人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志趣相投。时逢重阳佳节,秋高气爽,景色宜人。这一天,应是家人团聚,亲友相逢,佩茱萸,饮菊花酒,可词人却与丈夫两地分离。重九佩茱萸,饮菊花酒这种风俗从汉代就有记载,后在文人中广泛流行。《西京杂记》卷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两句使用”“黄昏”“东篱意象。细加品析,我们可感受词人内心的相思之情。古人有借的意象来消愁之意,李白诗举杯消愁愁更愁,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花阴》中,词人也用到酒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愁绪,可这种愁只是单纯的思夫之愁。东篱暗用陶渊明的典故,借菊花表现词人品格的高洁、孤傲。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诗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给人的视觉形象已是憔悴损,凋零、枯萎,不复充满生机,且与前文的字暗合。如今再也没有人来采摘,使词人想起过去的幸福生活,细捻菊瓣,含情相对。场景和谐而温馨。可冰冷的现实却是国破、家亡、夫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孤苦一个人,内心凄凉、苦楚之情非外人能够体会。词人也饮酒,酒只会使她内心的凄楚之情更加淤积,不可化解。

黄昏是时间词,古人常借这一词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对于游子、思妇而言,黄昏是最让他们不堪忍受的,因为,已近黄昏说明一天即将结束,倦鸟亦会归巢,可他们却身心无托。如刘方平的《宫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韦庄的《小重山》:颙情立,宫殿欲黄昏。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冯延巳《清平乐》:黄昏独倚栏杆。《醉花阴》中,黄昏意象的使用与典故连用,表达清寂的意境,《声声慢》中,黄昏意象则与表达愁绪意象相组合。美学家布洛克说:把一个柠檬放在一个橘子旁边,它们便不再是一个柠檬和一个橘子了,而变成了水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特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意象从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来即含寂寞”“孤寂之意。细雨亦给人愁思如之感。绵绵秋雨下的人内心凄楚。词意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这种意象的并置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表达出词人内心无以宣泄的孤寂凄楚之情。另外,两首词还都使用了的意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风是季节的象征、时间的化身。风卷珠帘,凸显的是帘子后面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词人形象。而怎敌他晚来风急不仅是自然界的秋风,更融汇了政治、社会的内容。

布洛克说:诗的独特意义完全来自于它的各个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独特结合方式。虽然理解其中每件事物之一般意义时所需要的那种普通经验不可缺少,但它的意义主要还是来自于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醉花阴》与《声声慢》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可意象的组合方式不一样,意境也相去万里。《醉花阴》中黄花东篱”“”“黄昏意象连用,营造了一种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中黄花意象与急风”“梧桐”“细雨等意象连用,营造了一种凄惨、悲凉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滕守尧译.B.G.布洛克.美学新解[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KI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