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舞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欢迎阅读!
关于舞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舞蹈师范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本科专业分为舞蹈学、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流行舞蹈五大类,隶属艺术学的音乐与舞蹈学类。浙江音乐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专门音乐学院,其舞蹈系开设有舞蹈表演、舞蹈学(师范)、舞蹈编导3个专业,其中舞蹈学(师范)的招生人数,分别为2015级90人(学籍属杭师大音乐学院,由浙江音乐学院代为培养),2016级54人,2017级60人,2018级44人,2019级32人。从近三年招生人数逐渐递减可以看出,学院对于舞蹈专业师范生的文化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招生要求逐步趋向于精而不在于多。以该校舞蹈学(师范)专业2019届毕业生为例,根据首次就业调查数据显示,正常毕业的87人中仅有19.5%的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含幼儿园)从事教育工作。此外,43.7%的毕业生进入培训机构,9.2%进入文化传媒公司,2.3%进入院团,4.6%考研,其余毕业生选择了从事非专业对口的工作或灵活就业。那么,是哪些因素制约了该校舞蹈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到事业单位从事教育工作呢?
二、影响舞蹈师范类专业就业去向的主要因素
人才供需失调。据杭州市教育局2018年统计,杭州全市共有小学、初中742所,其中小学478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264所;普通高中学校87所。由于舞蹈并非小学、初中、高中的必修课程,
因此此类学校在设置招聘岗位时,并没有舞蹈教师的岗位。而中职学校数量有限,杭州市仅36所(不含技校、成人中专),能吸纳的就业人数有限,并要求考取中职舞蹈教师资格证,更有不少其他高校或是高学历人才共同竞争。专业能力欠缺。现阶段,浙江省并不设有中小学舞蹈教师资格证,舞蹈专业的学生只能考取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并进入有舞蹈社团的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辅助带舞蹈社团,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声乐、钢琴等知识。从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上来看,虽然开设了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即兴伴奏、音乐学科教学课等专业限选课程,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了系统学习,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没有扎实的声乐及钢琴基础,每周2-3课时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让他们完全具备中小学音乐老师应该有的专业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实践来提高。这使大部分同学无法达到“拥有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市场竞争力弱。杭州市事业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一般要求其满足“浙江音乐学院留杭名单毕业生”这一条件。从近几年的筛选条件来看,基本等同于成绩排名前50%。而没有“留杭名额”的毕业生只能返回生源地报考事业单位,或在获得杭州市户籍后以社会人员的身份报考。首先,“留杭名额”这个条件限制了50%想要在杭州考取编制的学生;其次,即便没有“留杭名额”的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工作,但除非应聘中职舞蹈教师的岗位,否则将有大量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同一岗位。毋庸置疑,舞蹈生在乐理知识、乐器演奏等方面存在劣势,加之中职舞蹈教师资格证难度较大,使舞蹈师范类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G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