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鹤琴“活教育”体系中的儿童音乐教育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陈鹤琴“活教育”体系中的儿童音乐教育研究
作者:武存涛
来源:《赢未来》2017年第06期
摘要:陈鹤琴作为伟大的幼儿教育理论家,其很多思想对当今的学前教育仍然意义深远。他的“活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的灵魂,本文主要探索其活教育体系中的儿童音乐教育,论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以及陈鹤琴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活教育 音乐教育 (一)音乐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陈鹤琴在《让儿童生活音乐化》提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可见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通过对儿童的观察,他写道:“生后几个月的小孩,他会听母亲哼着催眠曲而恬静地入睡;再大一些,更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两三岁时,能用手脚随着音乐做着节奏动作。进了幼儿园,他对于音乐的需求更来得广大,喜欢听优美悦耳的音乐,常常不由地随着乐曲哼着、唱着、跳着。到了小学阶段,他更知道怎样利用他那天赋的歌喉和节奏的能力,而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当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能够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
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在其所倡导的“五指活动”中把音乐教育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音乐教育就像是我们五个手指之中的其中一个一样缺一不可。在《让儿童音乐生活化》一文中讲到“我们应当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能够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 (二)音乐与儿童
《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一文中就讲到“唱歌亦有两方面意义:一是身体器官运动的唱歌技术;一是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我们就儿童实际唱歌的情形来观察,唱歌的技术是次要的,而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才是第一要义。”儿童学习音乐要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不能只是单纯学习音乐技艺,而是让他们享受音乐,慢慢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对音乐的鉴赏与感受能力。音乐以审美为基础,技艺并不是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重点。他认为儿童的音乐生活必须融入到儿童的生活当中去,在学习、活动、游戏等这些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将其融入,从而构成一种综合式的课程体系。 (三)音乐与幼儿德育
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促进幼儿审美情感,释放幼儿天性,激发幼儿兴趣,表达幼儿需求,而且对幼儿道德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E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