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作者:冯润玲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3-0134-02
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起步缓慢,效果低。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条最佳的途径,不愧为提高作文水平的好帮手。然而,不少教师不注重日记教学,使学生写日记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对写日记忽冷忽热,时而认真,时而马虎,不能持之以恒。即使坚持下来,写的日记却是“流水账”或是胡编乱造,等等。怎样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情打造开学第一课
每当接手一个新班,笔者都特意准备一节指导课。在这节课上,先进行生动的演讲,包括名人写作成功故事,上一届写作能手的日记等。这样,学生就会郑重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上一句“坚持就是胜利”的座右铭,为自己的日记开个好头。
二、掌握兴趣这把万能钥匙
兴趣是打开写作的万能钥匙,教师一定要掌握兴趣这把万能钥匙,打开学生写日记的方便之门。在批阅学生日记时,笔者实行“宽容政策”,尽量发掘学生日记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差生的日记,哪怕一个词用得好、一句话写得好,也予以肯定、表扬。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常能看到“你又进步了!”“相信你能行!”“你还会进步的!”等等激励性的评语,写日记的积极性就得到充分调动,再也不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了。
勤于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前一天晚上写的日记,笔者无论多忙,都争取在中午前批改完,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回答他们难解的问题,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评价他们得意的图画,等等。然后找出有进步的、有特色的、文辞精彩的文章在全班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这样一来,笔者高兴改,他们喜欢写。连每天发日记本,大家都或喜或忧,教室里热闹非凡。
三、灵活指导学生写日记
首先,指导学生写日记,形式一定要活泼。①带有画图的日记,比如描写秋天的日记,可以画上大树、落叶、太阳等;描写动物的日记,可以画上动物、小草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②模拟小记者,写采访日记。比如,让学生采访爸爸的一天生活,不但可以提高写作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③写对话日记,比如神七上天,给飞船写信;秋天小燕子飞走了,给小燕子写日记。④学生合作写日记,除了自己单独写日记,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在交流中集体创作,在轻松愉快、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写作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写日记,方法要不拘一格。一些同学写日记,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先写所见所闻,再写看法和感想,最后联系自己表决心。千篇一律,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其实很不好,写法要因事而异。两个同学在激烈的争辩,把这个场面写下来,就是一段对话描写;针对班里的不良现象,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就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把看到的一件小事有头有尾地写出来,就是一篇记叙文;半导体收音机装好了,写一个使用说明,就是一篇说明文;看完电影写一点感想,就是一则随笔。有时,也不一定非要成文,一个片段,三言两语的思想火花,也未尝不可。总之,写日记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四、采用多种形式的讲评
多种形式的讲评,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写日记的水平,笔者注重对学生日记的讲评。在讲评中,笔者除了采用面批面改的形式外,还采用了其它多种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日记的鉴赏能力。讲评的形式主要有:
1. 自我展示。为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激发每个学生写日记的热情,笔者每天利用晨读十分钟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日记。李坤同学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今天是母亲节,放学后,我主动帮妈妈烧火,帮妈妈扫地,帮妈妈倒茶,最后还祝妈妈节日快乐。妈妈高兴地夸我长大了,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虽然日记中有词语重复的现象,但看着她饱含着感情朗读,笔者给予了表扬:“李坤同学能在母亲节这天对妈妈进行感恩,并把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件事记下来,写明白了,很好,大家为她鼓掌。”看到自己的日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李坤的脸上顿时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自我展示”中,笔者对学生日记中的不足做到了心中有数,发现优点及时表扬,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 2. 集体“会诊”。为了提高学生写日记的质量,笔者每天批改、听读日记,不但当时表扬学生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写日记的不足,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对于那些“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写流水账”等问题,笔者就带领学生进行集体“会诊”。例如,有这样一篇“病文”: 太阳渐渐地下沉了,白云变成了彩云天空中的云一会儿是朱红色天空中的云一会儿是深红色天空中的云再一会儿是粉红色真是五彩缤纷啊!
笔者先指名学生按句逗停顿的要求读“病文”,其他学生认真诊断有什么“病”。结果,学生们一下找到了病因:中间部分没有标点。加上标点后,又让一个同学大声朗读,注意放慢速度,字要读清楚。这样不但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启发学生的思维。由于看得清,听得明,学生很容易找出另一个病因:日记中的“天空中的云”用得太多了。“那怎么改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修改结果:
太阳渐渐地下沉了,白云变成了彩云。天空中的云一会儿是朱红色,一会儿是深红色,再一会儿是粉红色……真是五彩缤纷啊!
“会诊”结束后,笔者告诉学生在写日记时,需要停顿的地方应用上标点符号,人或其他事物的名称不要过多地重复使用,有时还可以用“他”或“它”来代替。这样的“会诊”,真正收到了纠正一点,受益一片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D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