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小说创作

2023-01-12 07:3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雨果的小说创作》,欢迎阅读!
雨果,创作,小说
雨果的小说创作



雨果的小说繁多。早期受到司各特(17711832)的浪漫主义小说的影响。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当时风行全欧。司各特被称作“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他借历史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将历史上生动的史实加以美化的写法,对雨果影响很大。一八二三年写的《汉·伊斯兰特》,充满荒诞的想象,把强盗写成魔王,把英雄写得像天神一样。一八一九年动笔,一八二六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布格——雅加尔》,以一七九一年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的黑奴起义为题材,描写了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但美化了青年殖民主义者维奈,歪曲了起义者的领袖雅加尔,反映了早期雨果思想的复杂性。

七月革命前夕,雨果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一八二九年写的《一个死囚末日记》,现实主义成份有所加强。这部中篇小说通过一个死囚在狱中的生活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不公正,反对对犯人实行死刑,表现了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一八三四年,雨果以同一主题发表了另一个中篇小说《克洛德·格》。小说描述一个穷苦的工人由于找不到工作为饥寒所迫,给老婆和孩子偷了仅够用二天的面包和柴火,但却受到五年监禁之苦。在监狱中,他由于不堪忍受狱吏的暴虐行为,用斧子砍死了监狱苦工场的场长。故事深刻地揭示,主人公遭到如此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和监狱中的恶劣环境。

雨果在六十年代流放生活中写的几部长篇小说,具有更加强烈的社会性。

一八六六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以王朝复辟时期为背景,集中描写吉里雅这个以打鱼、种地为生的青年,在海上和小岛上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感人事迹,热情歌颂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意志。小说中的吉里雅,勤劳勇敢,道德高尚,有舍己为人的精神。他爱上了船主勒杰利的侄女苔莉雪特,接受了从触礁汽船上运回机器的条件。等到他历经千辛万苦将机器运回时,发现苔莉雪特另有所爱。他决心成全对方的爱情,在潮水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雨果在以浪漫主义的激情对主人公热情赞颂的同时,又以对照的手法描写了恶汉汉丹,克里班船长和雅克曼·埃德洛教长。这三个人是王政复辟时期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代表,作者对他们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作者是以抽象的宿命观念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雨果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说:宗教社会、自然是人类三大斗争,这三大斗争也是人类三大需要„„生活中神秘莫测的困难艰险来自这三部类,人类面临着以迷信的形式,偏见的形式,自然原素的形式出现的障碍,有三种宿命压在我们身上,教义的宿命、法律的宿命和物质事物的宿命;在《悲惨世界》中,作者指出第二种宿命;而在本书中则要说明最后一种。


雨果的这种唯心主义宿命论,使作品的社会性受到损害,人物缺乏鲜明的阶级印记。以劳动者作为长篇小说的正面主人公,这是雨果世界观中进步的社会思想的反映,文学史中应占一席重要的地位。

一八六九年出版的《笑面人》,具有类似的主题。雨果通过笑面人关伯仑一生的奇异遭遇,热情歌颂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善良的人民。关伯仑是英国爵士的后代,从小被卖给儿童贩子,儿童贩子用毁容术破坏了他的面容,使他变成了总是面带怪笑的人。他后来被人贩子抛到荒岛上,在天寒地冻,无以为生的情况下,从雪地上救了一个女孩,她就是盲姑娘蒂。关伯仑和蒂被好心的流浪艺人窝苏斯收养,他们三人四海飘泊,受尽折磨。但他们互相体贴,彼此照顾,相互间存在着最诚挚的感情。关伯仑被密探带走,窝苏斯就在监狱门口等着。后来关伯仑被恢复了爵士地位,但他不愿侍奉王侯,毅然摆脱贵族爵位的羁绊,回到下层社会当中,成为人民之子,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欢迎。

同正面形象相对照的是安妮女王、郁茜安娜和摩埃爵士。他们奢侈淫乐,彼此陷害,互相利用。两组人物代表着尖锐对立的两个不同的世界,“极度贫贱”的世界和“极度富贵”的世界。

小说的背景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英国从詹姆士二世到他的女儿安妮王统治的这一时期。一六八八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政变之后建立起来的政权,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的君主立宪政体,封建势力并未消灭。雨果的批判矛头只指向英国社会的封建残余势力。雨果认为社会之所以黑暗,是由于保留了国王和封建贵族阶级。在劳资矛盾极为尖锐的六十年代,这一共和主义的主张已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但小说对上层社会的揭露和对下层社会的同情,仍然有它的积极作用。

雨果的小说显示了作为人道主义者、社会学家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雨果的全部思想和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AZ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