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儿童文学儿歌教案》,欢迎阅读!
![中职,儿童文学,儿歌,教案](/static/wddqxz/img/rand/big_15.jpg)
中职儿童文学儿歌教案
课程主题:儿童文学儿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儿童文学儿歌。 2. 学生了解儿歌的特点和传统文化的相互联系。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儿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
1. 儿童文学儿歌的介绍和分析。 2. 两首儿歌的学习和背诵。 3. 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难点:
1. 导入课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儿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环节(10分钟)
1. 教师先播放一段简短的儿歌视频,让学生们感受一下儿歌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介绍本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儿童文学儿歌,为什么会有儿歌这种文学形式。
第二节:儿童文学儿歌的介绍和分析(20分钟)
1. 教师以《熊出没》为例,通过讲述故事主题、情节、角色等要素,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儿歌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师通过讲述儿歌的节奏、韵律、语言等特点,让学生了解儿歌之所以能够吸引儿童的原因。
第三节:学习和背诵儿歌(3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两首知名的儿歌《小兔子乖乖》和《拔萝卜》。 2. 教师播放儿歌,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儿歌的旋律和节奏。 3. 教师逐句给学生讲解歌词的意思和背景故事,鼓励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
4. 学生分组合唱儿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齐声朗诵儿歌。
第四节:学生的个性表达(20分钟)
1. 教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儿歌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个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彼此的感受,并指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1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