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基础读本(BasicReaders)》为例

2023-12-05 00:3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美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基础读本(BasicReaders)》为例》,欢迎阅读!
爱国主义,美国,读本,教科书,BasicReaders
浅谈美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基础读本(BasicReaders)》为例

作者:谭霞 钱荃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第1



威廉·S·格雷与威廉·H·爱尔森共同编写的《基础读本》,是美国使用较为广泛的一套标准化阅读教材。这套教材自1930年出版之后,就被美国的绝大多数小学选用,并一直延续使用到上世纪70 年代。即使在今天,美国的部分小学仍在选用这套阅读教材,可见其影响之大。本文即以此套阅读教材为例,分析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及其呈现的方式,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全套教材共7 册,分为入门级和1~6级(各对应一个年级),每册均以主题单元的体例进行编排。该套教材共计课文318篇,涉及爱国主教育主题的课文共181篇,占总数的56.92%。通览整套教材,可以发现,该套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将国家象征物拟人化,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缺少天然的民族基础,只能靠理想维系,而国旗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就发挥了钢筋与水泥的作用。整套教材中共有8篇选文涉及国旗这一意象,平均每一年级至少有一篇。在这8篇选文中,不只描绘美国国旗的形状、颜色,帮助学生了解国旗的意义,更将国旗这一国家象征物拟人化,以第一人称或者第二人称指代,抒发主人公作为美国公民的自豪感。例如,二年级教材中有篇课文《国旗在说》:“国旗啊,当你迎着风和太阳飘扬,我们想起那逝去的时光……你对我们说:今天的孩子依然勇敢,依然坚强……”三年级的课文《旗帜、我们的旗帜》:“旗帜,你知道我们爱你吗……旗帜,当你飘在空中,孩子们看见你,停止了他们的嬉闹;工人看见你,停下了他们匆忙的步伐……”在这两篇课文中,国旗均以第二人称出现,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变成了“我们的”所有物,亲切地与“我们”进行言语交流和情感沟通。

二、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内容编排具有差异性与渐进性

此套教材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有很多,如宣扬美国节日文化和具体建设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作为美国公民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明确公民义务等。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全套教材考虑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呈现出差异性与渐进性的特点。如为了培养作为美国公民的自豪感,一到三年级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节假日作为主题,贴近生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年级课文《我们的旗帜》就编入了“快乐节日的故事”这一主题单元,主要展现国旗纪念日的相关活动。二年级课文《玩具娃娃的感恩节晚餐》、三年级课文《感恩节面包》等,都是从节日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作为美国公民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五、六年级,则开始引入美国国家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由现象归纳本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强盛,激发学生作为美国人的自豪感。如五年级设置“空中航线与高速公路”主题单元、六年级设置“空陆和陆路”主题单元,描述了美国交通事业、科技事业的发达,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引导学生珍惜美国的幸福生活,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由此可以发现,从年级至高年级,本套教材有关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本质的区别。

此套教材的编排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对于同一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每一年级的选文,其深度、广度、应用等都有所差异,其内容编排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好公民


教育是美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所限,三年级文《安迪如何帮助他的团队》,只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团队的关系;到四年级才明确出现“公民”“义务”等关键词,设置“年轻的美国公民”主题单元;到了六年级,课文《你有公民义务》,才直接指出作为美国公民需要履行的相关义务。从三年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四年级提出公民的概念,再到六年级明确提出公民

的义务,编者围绕着公民教育这一主题,循序渐进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等基本道德

意识。

三、引导学生立足当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此套教材不仅让学生从内涵层面理解爱国主义,更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下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例如,六年级的课文《真正的公民》就表示:“我们都是美国公民,要坚信国家会无私地为人民造福。”同时,也发出号召,“希望所有人都能成为国家真正的公民,用我们的努力对国家表达我们的爱”。课文《你有公民义务》直接指出:作为美国公民,需要履行“与父母创建幸福的家庭”“去学校学习重要课程”“完成作业”“参与运动比赛”“与他人和谐相处”等义务,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能够完成的。由此告诉学生,他们可以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渗透到日常行为中,可以通过规范自身行为、改变生活态度等方式来完成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同时,除课文外,本套教材还利用综合活动等形式,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履行自己的义务,热爱自己的家乡与祖国,如六年级“年轻的美国公民”主题单元的“内容回顾”谈道:“你已经被告知作为美国的年轻公民在家庭和学校都有自己的义务,同时也有义务帮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你们可以讨论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进自己的家乡……”

四、对我国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感情,是调整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重要源泉。了解其他国家母语教材的编排及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观照本国爱国主义教育,思考如何用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我国语文教育中进行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 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美国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符合其认知发展的规律,在语文学习中,从实际出发,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例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识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对北京、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些与国家相

关的词语,不要求作详尽的

解释,只通过图案识字等多

种方法,为认识祖国打下基础;等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之后,再带领学生理解一些革命故事、国家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中


“生活即教育”,美国将爱国主义教育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应该避免空洞的说教,可以利用具体形象的事例以及相关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如在学习祖国大好河山相关课文时,就可以充分挖掘课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综合实践活动,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与变迁,最终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

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将宏大的“爱国行为”具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能够在当下完成的任务。例如让学生知道认真学习、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等都是表达对祖国热爱的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切实的行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0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