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欢迎阅读!

论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于日本的侵略及其他各种历史原因,钓鱼岛成为中日之间有争议的领土。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但日本屡次提出所谓“购岛”计划,严重侵害了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中日必须从维护两国关系、亚太局势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
【关键词】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冲突、合作、历史一、钓鱼岛基本介绍(一)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二)钓鱼岛拥有及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的西侧上沿。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不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岛,而是让其领土踏在中国大陆架上,中日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指,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三)钓鱼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按照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的说法,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
获得这些海域,将使日本由资源小国而成为东亚的资源大国。东海的油气储量大约77亿吨,亦足日本使用近百年。钓鱼岛还是我国东海靖鱼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钓鱼岛多有名贵药材,我国沿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在钓鱼诸岛采摘中草药。二、钓鱼岛问题历史由来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日本明治维新后,推行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1879年占领琉球群岛,但当时日本刊物《琉球志》地图中,并没有将钓鱼岛列岛列入日本领土范围。1884年日本人贺辰四郎才发现钓鱼岛,比中国晚了500年。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随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收回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已回归中国。但1951年,日本同美国等国家签订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即现在的冲绳)交由美国管理。1953年,美国琉球政府擅自扩大管辖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其中。1971年,日、美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又擅自把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但中国政府对日、美这种私相授受中国领土的做法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
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这就是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 三、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与中日关系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t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