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设计与社会的互动

2023-08-18 11:3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设计与社会的互动 》,欢迎阅读!
社会,互动,设计
浅议设计社会的互动

作者:徐小宁

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2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和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设计而言,更加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社会设计背景和土壤,它是设计产生的源头,设计社会价值是设计和设计文化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因此,“设计行为是个人的活动,同时又是社会性的活动”。①它经常由个体或者群体设计师共同完成,但设计的成功与否最终由广大消费者们的认可程度决定。设计通过文字图片、造型、色彩和材质等形成了一种传播载体,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意义。设计虽然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设计师对于美的认识与理解,但并不允许与社会和市场分离,设计师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够设计出为公众服务的产品,这样的作品才能够被消费者所认可,具有真正的社会意义。因此,考虑设计社会的相互作用是每一位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设计社会的互动。

设计社会功能

设计始终伴随着不断进步的社会一同成长,设计的发展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轨迹。设计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服务于社会的全体成员,因此,设计社会功能直接表现为满社会大众的不同需求。设计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改造人们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家具设计设计一直渗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参与改造社会。不仅如此,设计在满足社会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作用于他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人们所使用的产品代表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比如说,有的人为了节省时间购买了洗碗机。因为人们对洗碗机有需求,所以其产品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决定。因此,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也反映了设计的发展。

第二,交流沟通媒介。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使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产生了良好的沟通,设计作品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加是一种沟通的桥梁。设计作品把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物质化和视觉化传递着部分消费者甚至人类共同的需求,从而促进人们更紧密的沟通。为了满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设计过程中,决定了设计师需要在设计的不同阶段与组织内外的人进行沟通,包括:设计师、消费者、管理者、生产制造者、广告商等等,他们互相产生着各种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既要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又要考虑到生产制造部门的技术现状,以便及时进行多角度的沟通,促进设计的有效发展。

第三,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设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设计史中可以了解到设计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和社会大众产生着联系,设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为其不仅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求。市场经济快速地发展着,大量的商品进行跨区域销售就在此时,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起到了宣传和促销的作用。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之中,人们往往本能的偏爱一些设计精美的商品。很多国家纷纷把设计当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以工业设计闻名的德国,把设计当做国家经济的一部分。以德国汽车为例,宝马、保时捷、大众等著名汽车品牌都源自于德国,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驾驶性能,同时也具有时尚的外观设计,收到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从近几年的汽车销售数据来看,德国大众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生产商,不仅为公司创造了利润,也为整个德国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因此,设计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它是市场竞争中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有效工具,进而创造更大的经济益。


第四,教育和感染社会大众。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与设计接触,社会大众不断地受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能够感染与其接触的社会大众。设计的感染力常常与设计的教育功能相互作用,唤起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程度。设计可以从不同方面感染社会大众,进而起到教育的作用。设计能够从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充分激发社会大众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并能够促进大众对于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着种种的生态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通过大量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平面广告来唤醒和教育大众对于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不仅如此,在产品设计方面,设计师们也纷纷利用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社会关怀等概念,创作出可循环使用的包装设计、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精美花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电动汽车、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的专用设施。这些作品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在能够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基础上,起到了启示和教育会大众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关怀深深的思考。

设计社会的相互作用

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是走向社会大众生活的审美创造,设计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创造出了更加方便、艺术的生活。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的与设计产生着联系,比如:设计、宣传、使用、评价、销售等。设计社会有一种从属关系,与社会有效互动,没有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和设计一样不断地与社会大众的生活联系的那样紧密。设计总是反映着现实社会的需求,有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设计总是保持着与社会同步,但同时又起到引领社会需求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深刻思考,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很多人开始乘坐公交车和地铁,这时候候车亭的设计就逐渐摒弃传统的模式,进而增加了许多人性化的设计。手机曾经只是小部分人的通讯工具,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具有人性化设计的手机,不仅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更加成为一种人与人沟通的新媒介。

设计社会的相互作用体现在设计与消费的互动上。没有设计就不会有大众消费,当然,没有产品消费设计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设计不是艺术品,为了设计设计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伪命题,真正有价值的设计必须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引领和改变他们的生活,进而能够影响和教育消费者。设计需要与人们的需要相吻合,仅仅停留在图纸上的设计是不完整的。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的使用,及时提供反馈供设计师们参考。设计与消费两者互相依存,在消费者选择设计产品的同时,展现了其各自的欣赏水平和修养。不仅如此,设计为了大众提供了各种具有不同形式的产品,而消费这一行为本身就为设计提供了一种动力和需求,设计和消费这两种活动,当一方实现以后就会创造对方,进而实现互动。

结语

设计本身虽然具有其发展过程,但又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轨迹。社会是在共同的生产活动基础之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人是以社会的方式生存,设计若想要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必须与社会有较好的互动。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满足大众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一种沟通媒介,设计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不同的方式与社会成员进行着联系与沟通,以获取及时的反馈,并对现有的设计进行改进。设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准之一,设计作为艺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层面,因此设计应当作为一种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正在用生态设计社会关怀等设计手段创造出具有感染力和发人深省的作品。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不断的影响着设计设计本身就是为满足大众需求为最根本的目的。设计与消费大众互相依存,如果没有消费者的认可,就不会有设计的存在,同样,设计为消费大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各种形态的艺术享受,获得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作为设计师来说,若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必须了解设计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而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体现设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注释:

① [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著:《设计概论》,张福昌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年,2644

参考文献:

[1] Bruce, M. and Bessant, J. Design in BusinessStrategic Innovation Through Design , [M].London: Pearson Education2001

[2] 章立国. 现代设计社会[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刘瑞芬. 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徐小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s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