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提高幼师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策略研究》,欢迎阅读!
提高幼师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策略研究
作者:袁满
来源:《成才之路》 2016年第12期
袁 满
(河南省潢川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信阳 464200)
摘 要: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毕业后招聘条件的限制,他们把业余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而把文化课特别是英语学习丢在一旁,造成英语成绩很差;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普遍感觉到幼师专业的学生英语课难教,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因此,教师有必要研究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幼师;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8.1;G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51-01
一、幼师专业的学生英语课难教的原因
(1)英语基础比较差。幼师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从他们的入学成绩来看,英语普遍不理想,满分120分,有一部分学生只考了三四十分。所以,这样的成绩使学生很难适应更深的英语教学。
(2)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学习习惯不好。一部分学生没有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的目的仅限于完成平时的学分和应付考试。同时,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强,经常完不成学习任务,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不能正确处理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关系。受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学生们往往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浓厚,这种状况使得一些学生在其他科目上面投入的精力要远远大于英语学习,甚至忽视英语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则由于文化课普遍不理想,在找工作时想用专业课来作为“敲门砖”,结果也导致了文化课同专业课之间的严重失衡。
(4)教师方面的问题。学生对英语学习不重视,导致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没有成就感(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课堂上很难出现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的融洽的课堂气氛,从而逐渐产生了“厌教”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没有积极性,更不用说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教学了。
二、提高幼师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措施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针对幼师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有效教学。
(1)鼓励学生树立“我能学会英语”的信心。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并在生活中经常这样鼓励和勉励自己的学生。这样,教师作为他们的坚决拥护者,他们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好呢?
(2)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我们学习生活的枝丫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能够促进和点
缀我们的成功。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3)寻找恰当方法,不断强化单词记忆和扩大了词汇量。对于单词,一些学生都说记不住,一旦让他们识记,他们就会投入到单一的读背上面去。但很多时候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往往会这边背那边忘,今天背明天忘,不能长久。英语中有很多词汇不是单一存在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分析其构词法且扩展其他派生词汇,帮助他们寻找恰当的记忆单词的方法,理解并掌握一些词汇的构成方法和意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扩展他们的词汇量,让英语学习和阅读无障碍。例如:n.+less构成一个和原来的名词意思相反的形容词;v.+ful构成一个形容词;否定前缀un-、im-、in-;以-ate结尾的及物动词变成名词时需要把te变成tion(educate→education;celebrate→ celebration)。有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把与“薪水工资”相关的词汇归结为:pay、wage、salary、income等。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英语中又派生出来许多新的词汇:Mouse potato(网虫)、drama queen(小题大做的人)、Couch potato(终日懒散在家的人)、big mouth(爱说闲话的人)等。
(4)重视每节课的开头部分。根据幼师专业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选择最为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题材进行导入,激发他们的听课热情。例如,可以用扩音器或者多媒体课件在上课前播放一些适合于本节课的英文歌曲,比较流行的中英文混唱歌手的照片、事迹介绍,一些有趣的图片、幽默的视频、优美的异域风光等。这些歌曲、图片、视频等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开场中很高兴地跟随老师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5)在英语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其他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不能是单纯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在英语教学中补充人物生平事迹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内容,并向学生展示语篇中含有的热爱国家、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等的德育内容,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一定要有爱心,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广博的知识,才能教好自己的学生。
三、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去观察、研究,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体会。同时,师生之间只有合作互动、切磋探讨,才能不断进步,最终学到该门科目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霍楠,郭有新.浅议幼师英语的创新教育[J].职业,2010(02).
[2]马海侠.幼师专业学生跨文化英语交际现状及对策——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类学生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