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文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幼儿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儿歌在我国古代叫童谣,而童谣还有种种别称,指出下列诸项中不是童谣别称的一项( D )。
A.童子歌 B.孺子歌 C.小儿语 D.神童诗
2.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B ) A.开头要尽量长一些 B.篇幅不宜过长
C.人物和发展线索出现要晚 D.故事情节要紧张 3.儿童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是在( B )
A.4岁左右 B.6岁左右 C.8岁左右 D.10岁左右 4.幼儿想象主要以( D )
A.再造想象为主 B.创造性想象为主 C.有意想象为主 D.无意想象为主 5.幼儿文学中使用拟人手法是因为幼儿思维具有( B ) A.直觉行动的特点 B.泛灵观念的特点 C.抽象性特点 D.逻辑性特点
6.“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 D )
A.没有联系 B.没有区别
C.幼儿文学的范围更宽泛 D.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7.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 )
A.幼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老年期 8.幼儿文学的创作题材主要应当以( C )
A.动物故事为题材 B.神话故事为题材 C.幼儿熟悉的生活为题材 D.民间传说为题材 9.幼儿文学语言要少用( C )
A.名词 B.形容词 C.虚词 D.动词
11.幼儿文学作品中同样的语言多次反复,有助于幼儿( B )
A.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B.熟悉、理解和认识作品的内容 C.避免幼儿遗忘 D.激发新奇感和趣味性
12.把事理相悖的事物和现象加以描写并具有幽默感的儿歌类型是( A ) A.颠倒歌 B.问答歌 C.游戏歌 D.谜语歌 1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 C )
A.李白《静夜思》 B.白居易《草》 C.孟浩然的《春晓》 D.杜牧的《清明》
14.“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这首诗属于( D ) A.讽喻诗 B.叙事诗 C.题画诗 D.散文诗 15.我国的创作童话出现于( A )
A.“五四”运动前后 B.清代末年
C.上世纪三十年代 D.解放初期 16.《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B )
A.叶圣陶 B.冰心 C.严文井 D.茅盾 17.《小熊温尼·菩》的作者是( B ) A.姜尼·罗大里 B.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C.林格伦 D.盖达尔 18.《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 D )
A.英国 斯威夫特 B.意大利 罗大里 C.丹麦 安徒生 D.意大利 科罗迪 19.安徒生《海的女儿》的主题是( D )
A.人鱼与王子的爱情 B.海底世界的神秘
C.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D.对精神生命和理想的追求 20.幼儿文学作品要求故事情节( A )
A.单纯和生动 B.复杂和曲折 C.复杂和变化 D.简单和离奇 21.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是( A )
A.浅显、形象性 B.深刻、动作性 C.幽默、文学性 D.荒诞、音乐性 22.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的儿歌叫( A ) A.游戏歌 B.问答歌 C.饶口令 D.字头歌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C )
A.孟浩然的《春晓》 B.李白的《静夜思》 C.白居易的《草》 D.骆宾王的《咏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k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