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对学习礼文化

2022-12-30 05:36: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按语对学习礼文化》,欢迎阅读!
礼文,按语,学习


按语对学习文化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礼义之邦,但是,当现代中国人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反传统之后,不要说对中国文化整体上的理解出现了很多的偏失,在对礼乐文化的理解上,简直是一个非常颠覆性的。100年前的XX,这位被XX先生誉为“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写了一篇《吃人与礼教》,直接喊出来在100年中最重要的口号:“吃人的礼教”

从此之后,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礼的理解偏向于一种负面,那个时代大多数所谓先进知识分子,一般对礼持一种否定的、批判的态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文化保守主义者,秉持着对礼的一种公允的、肯定的评价。今天我们要从这儿开始谈起。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是美国学者XXX写的,我想很多朋友已经读过,就是《XX与七房桥世界》。这本书的中文版大概在90年代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但是它写成大概在80年代后期。XXX19837月份的时候,曾到台北采访国学大师、历史学家XX生,XX先生给他讲了一堂中国文化课。一位外国人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确实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因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极大的不同,也可以说有巨大差异,这一点令外国人非常困惑。

XX先生非常明确地指出来,你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够仅仅从风俗层面去观察,因为在中国,“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是非常明显的,别说偌大一个中国,就在一个无锡县,每个乡的风俗也是






有差异的。所以从风俗来看中国文化,那简直是一个分裂的中国,差异太大,但是如果你站在礼的角度来看就不一样,能够统一地、整体地把握和理解中国文化

XX先生在给XXX讲的时候谈到了一个观点:要站到更高处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而且还说,“礼”这个词在英语界中没有对应词,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礼”。这是XX先生的观点,这个观点很重要,他对于在近现代社会中对礼的认识,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的、非常正面的评价。无独有偶,著名历史学家、江苏人柳诒徵先生,在其著作《国史要义》中也表达了一个观点,他说:“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也。”柳先生这个观点,据熊十力先生的说法,就是“精于礼,言史一本于礼”,也就是说,柳诒徵先生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理解,就是将礼作为核心。

确实,在柳先生那里,礼,有天然的、自然的秩序原理,基于此,礼对人类社会的伦理、典章形成一个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于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礼就逐渐形成,而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柳先生认为,礼的功能相当于外国的“法”,不亚于他国的宪法,他同时强调礼具有理性的精神,比如:“人之平等者,惟在道德,礼之精髓,能合智愚贤不肖而平等”。我们一般讲,礼是“别异”的,是一个等级的维系者,柳先生发现了礼之中的理性,发现了平等精神,这一点对于我们来理解中国礼文化非常重要。我们如何去正面地看待中国礼文化的这种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也是我们今天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精神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Zr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