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快乐学习古诗词》,欢迎阅读!
快乐学习古诗词
古诗词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如何激发小学生古诗文阅读学习兴趣,让他们增加诗词储存量,更快、更好地记忆更多的古诗词?
一、诗词吟唱,耳濡目染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央视栏目,一次又一次通过荧幕向我们呈现古诗词之美,一首首诗词也以吟唱形式红遍大江南北,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卷珠帘》被谱曲登上春晚,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被孩子们广为传唱。课堂上,我试着将《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悯农》等古诗以歌曲形式吟唱后,受到学生的追捧。尽管低年级学生还不知诗中深意,但是他们能通过吟唱,很快的记住了古诗内容。课前一支歌,学生们喜欢齐声唱,喜欢同桌之间互相表演唱;回家后,学生们喜欢唱给家长听。通过诗词吟唱的引导,学生记忆古诗的效率很快提高,在哼唱中不知不觉记住了。
二、诗词动画,引人入胜
会唱了,我便组织学生观看成语动画视频。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先让学生会唱,然后,我放开动画视频,当李白坐船要走时,突然传来了美妙的歌声,学生们自觉地联系到诗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又如学习《敕勒歌》时,动画中的巍峨高山、苍茫蓝天、辽阔草原、徐徐清风、牛羊成群,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背诵了“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除了教材中编排的古诗词,我还搜集了大量的课外诗词,利用阅读课进行教学。《江雪》、《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古朗月行》等古诗名篇,学生已经滚瓜烂熟。
三、诗词绘本,画龙点睛
知道了诗词的内容,更要加深学生的理解,一定要让学生把诗中的意境自己画出来。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后,学生都画了古诗绘画。多数学生能把柳树的
高大挺拔、柳枝的柔软无力、柳叶的精巧细致、春风的自然活力画得惟妙惟肖。学习了高鼎的《村居》后,很多学生描绘出了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展现了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场景。通过古诗绘本,学生对古诗词理解进一步加深。
四、诗词分享,拓展延伸
会背、会画还不够,要让学生懂得诗词创作的背景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赠汪伦》是送别诗的杰出代表,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李白和汪伦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汪伦仰慕李白的才华,写信给他,邀他去做客,信上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才知“桃花者,潭水名也;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学生知道了这些,然后分享给全体同学、家长,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增加了对古诗词的理解记忆。当然,最主要的是学生会慢慢地喜欢上古诗词。
五、诗词表演,身临其境
故事讲完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来表演诗中的情景,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体会诗中的情感。卢纶的《塞下曲》(其二)中,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将军射猎的过程。我通过组织学生表演整个过程,让学生知道李将军误把一块石头当作老虎,一箭射进了石头中,一个英勇威武、百步穿杨的将军形象映入大家脑海,学生很快记住了古诗的意思及表达的感情。
六、诗词运用,妙笔生花
学以致用最关键。平时课堂上,我喜欢考查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情况。有一次,我说:“看着满池的荷花,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积极回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又说:“今天我要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会想到哪些诗句?”学生争先恐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平时习作训练中,让学生熟练运用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会为文章增色
不少。我一直这样要求学生。一次作文练笔中,一名同學写道:“我喜欢小草,喜欢它百折不挠的精神,因为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一名同学写恩施大峡谷游记,结尾写道:“置身山中,却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正如苏轼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活学活用,这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内容丰富,让学生喜欢古诗文,热爱古诗文,从小积累,为学生打下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U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