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淡妆浓抹求相宜》,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淡妆浓抹求相宜
作者:金飞
来源:《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年第02期
前不久,笔者有幸到重庆八中参加西部名校联盟第六次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深度教学与深层学习”为活动主题。笔者聆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郝正军先生所作的“优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精彩报告,几位老师关于深度教学与深层学习的阐释和见解,活动还交流展示了西部9位名校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活动对高考9个学科都安排了两节关于深度教学与深层学习的同课异构研究课,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聆听了重庆八中唐卓伶老师和曲靖一中杨瑛老师执教的现代诗歌阅读课《春》。参加本次活动,笔者见识了不同地域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风格,开阔了视野,同时引发了一些教育思考,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任重道远。
一、关于素养教育的思考
2017年12月发布的《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是记叙、描述、说明、论证和表情达意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传承人类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的桥梁和纽带,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字里行间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思想和科技信息,因此必须学习语文、掌握语文,通过学习来逐步建构语言框架,丰富字、词、句、段、篇的文意和内涵,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通过语文学习来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丰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提高语文创造能力;通过语文教育,理解并传承人类人文和科学文化,传承文明并发展文明。这个《课程标准》非常明确,语文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语文教育就是要围绕发展核心素养来运转,备课、上课、辅导、作业以及课内外活动都要有素养教育的意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心中要有“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尊佛,有了这种佛念,教学方法就会丰富,效率就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才有可能向“深度”迈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才能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落地生根。 二、关于课堂效率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40分钟的时间如何分配,课堂的知识和能力体量的大小如何,课堂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怎样,特别是时间分配必然牵涉到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深度思考和精心设计。
教学效率取决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不只是学生达成了知识目标,更应该让学生有新的体验、新的疑问、新的思考,教师的启发至关重要。正如这次教师论坛上重庆八中王宇轩老师的一句金句所言:“教师没有足够高的点拨,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要让一节课有价值,就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备课,考虑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出现的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预计可能辐射的交叉知识,可能需要解决的延展性问题。所以,备课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节课终了,還应该及时反思、订正、补充、完善。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不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