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陷阱教学法

2024-02-07 15:3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陷阱教学法》,欢迎阅读!
教学法,浅析,陷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陷阱教学

作者:阮金云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7年第08

笔者听了一节课后有一些对陷阱教学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陷阱教学进行阐述。20091028日,我有幸到清远市第十七届青年教师语文基本功比赛的现场,聆听了五位教师教学《小泽征尔的判断》一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英德的王雪梅教师的课。她在小结本节课的教学时,在屏幕上醒目地出示了:我国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这一行字掀动着在场听课的评委和教师们的心。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这位老师是不是搞错了?评委们也露出惊讶的神色,听课的教师窃窃私语。我旁边的听课老师还说:难道他出生在中国就把他当成是中国人了吗?然而,王老师全然不顾台下的纷乱,她把目光投在学生身上,让学生站起来读屏幕上的句子。第一个学生读:我国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读完,她继续请第二个学生,第三个学生,第四个学生,第五个学生,学生们读得一个比一个响亮,一个比一个铿锵有力。当时我想:怎么办?学生跟着老师错下去了!王老师不紧不慢,没对任何一个学生做出评价,她继续请学生读。当第六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读: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这时,我悬起的心放了下来:终于有学生发现问题了。王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那个学生说:你再肯定地读一遍。第六个学生再肯定地大声地读: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王老师设计的这个句子真棒!经过王老师这一招,学生肯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这样做就是运用了陷阱教学法。

陷阱教学法就是教师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教师有意地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且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还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用陷阱教学法,教师应充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暴露错误剖析错修正错误反思错误的过程中,达到预防并矫正错误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使用时也要注意尺度与频率,以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方式。有意义学习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找到它与认识结构中有关知识的联系,并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而发现学习则不同,它不把学习内容的现成结论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独立发现,然后再作为个人的认识成果加以贮存。运用陷阱教学法,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是学生在校园中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教师应力求做到课堂所呈现的生活是快乐的、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功能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精神的满足和享受。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陷教学法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是设陷巧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莫过于对新学材料的兴趣和热爱。善于导入,导入得新颖活泼,是打开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生动有趣的导言能在瞬间把学生从离散的自由思维状态引到恰当的教学气氛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五位壮士顽强杀敌,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最后他们追上了连队主力。我话音刚落,女班长郑琦颖立刻举起手来,说道:老师,五壮士最后是跳下悬崖的,怎么会追上连队主力呢?的一声,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表扬女班长:位同学预习做得很好,她说得对。五壮士为什么要跳下悬崖,而不追上连队主力呢?我借助学生的更正,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 二是设陷巧过渡。一节好的语文课,各个环节做到过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酿》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由于误读酝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这位教师是无意中犯了错,在教学中我却偏偏有意犯错。在学完第一自然段后,我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东东的心情。一个学生回答说:东东没精打采,心事重重。我顺水推舟说:东东肯定是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到底他犯了什么错?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给学生一个思路,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比较、探究,从而找出错误(不是东东犯了错,而是老师犯了错,东东帮她纠正)。让学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学生定然有一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

三是设陷巧结尾。每一堂课都有初期、发展、高潮和结尾等环节。结局时,要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探索新的问题,产生上下一堂课的欲望。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最后一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1012日。总结道:我们永远忘不了邱少云牺牲的日子,也就是永远忘不了邱少云在烈火中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永远忘不了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崇高精神。老乡们也永远忘不了司令员——许世友。我不失时机地补充上最后一句,让学生带着悬念预习下一课《紫桑葚》。

课堂教学中运用陷阱教学法,要做到恰如其分,切忌滥用;要抓住良机,用得巧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