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设计

2023-01-11 12:5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绵城市设计》,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海绵
.

海绵城市设计

20141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eco-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设计的意义:

海绵城市设计意味着防治城市内涝方法论的转向,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而致力于建设城市的“海绵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蓄水”代替“排水”“海绵体”可能是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更可能是人们在新的生态价值观引导下设计的一系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绿色屋面等设施。通过“海绵体”的下渗、滞蓄、净化、回用,雨水的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减轻水质污染。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设计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替代以"快速排除""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设计理念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注重对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强调采用低

.


.

影响的开发模式。 海绵城市设计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包括“渗(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等)、滞(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渗井等)、蓄(雨水桶、景观水体、雨水储存模块、雨水调蓄池等)、净(雨水湿地、一体式净化设备等)(浇灌回用、道路浇洒、景观水体补给等)排(植草沟、渗透管、管渠等)”等多种技术措施,涵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LKK.html

相关推荐